文:冯羽林 | 心理咨询师

许多人在面临困难时选择了逃避,放弃自己,甚至自毁前程,让生与死只隔一线。

还有许多人关起自己的心扉,拒绝与外界交流,失去了与世界融合的机会。

这两种行为,在形式和性质上都带有自杀的因素。

弗洛伊德晚年的重要思想之一是“死本能”,也即“死亡的冲动”,他是这样描述的:

每个人的体内都蕴含着一股趋向毁灭和侵略的冲动,起初是针对自己发动的。死亡本能试图将个体引向死亡,因为只有在死亡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宁。生命起源于无机物,而人类则从黑暗温暖的子宫诞生,与死亡和睡眠的境界相类似。因此一旦生命开始,人们就会产生一种渴望重新回归无机状态的冲动,这就是死亡的冲动来源。

死亡冲动完全指向他人时就变成了攻击和侵略,完全指向自己时则成为了自杀。

如果这些内容太过深奥,我们可以从一些行为细节中来解释,比如当面对烦恼时拔头发,明知会痛还是往墙上砸一拳,明知会受伤还踢东西。你能解释这些带有自伤色彩的行为吗?当人们感到焦虑痛苦时,内心总会有一种回归宁静的倾向,而真正的平静只有在归于尘土。我们也应该铭记那句著名的名言:no zuo no die!

但这并不必让我们害怕。弗洛伊德同样提出了“生本能”这一理念。

“生本能”与“死本能”是对立的关系,分别对应着个体的生存与整合。前者追求生存,后者渴望死亡;前者是攻击,后者是融合;前者是毁灭,后者是生长。如果我们对“生”缺乏追求,就意味着对“死”的放弃。

如果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追求,也缺乏对“生”的渴求,那么死亡冲动就会开始发挥作用,人们变得颓废不堪,身心俱废,甚至出现各种不明原因的疼痛。

一个明确的目标,可以将身心与灵魂凝聚在一起。我们经常在团队里强调团队精神、凝聚力,而个人同样需要一个核心目标,这才能让个体活起来,充分发挥生命力,与时间和岁月抗衡。

因为只有“生本能”才能对抗“死本能”。

确立目标是拯救自我不至沦为废墟的手段。同样,爱也是。因为“生本能”也是“爱本能”。

有两句话体现出了真正的爱,我将其视为至理名言:不带恶意的果断,不带欺骗的深情。这种全身心的投入,超脱了利益得失,毫无顾忌,这是敞开胸怀去爱的心态。每当我感到左右为难时,我会告诉自己:放手去做,交给命运来决定结果。

害怕死亡不会让我们活得好,只会让我们充满恐惧。忘掉死亡,向生而行,才是真正有意义。

原文标题为《要有明确目标吗?没有目标就是慢性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