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节的起源

乞巧节的历史悠久,《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初七及下九,嬉戏莫相忘”的诗句,证明至少自汉代起就有此节日。

孩时的遗憾

小时候,我并不觉得七夕是个重要的节日,不如”二月二”有味道。二月二是吃炸豆和扁食的日子,而七夕虽然也能吃扁食,却只限于女孩子。七月的农活正忙,母亲没有时间为我包扁食。
看着邻家女孩忙着包扁食,我心里既羡慕又难过。多久没吃扁食了?好像从”端午”节之后就没吃过了。我央求母亲:”娘,人家二妮、梅格他们都吃扁食了!我也想吃。”
“你想吃自己包去啊,我没空。地里的棉花杈子都长疯了。”
“那人家那些小女孩是怎么吃到扁食的?”
“你这么馋,怎么不托生个小女孩呢……”
我只能听奶奶摇着蒲扇,讲那些讲过无数遍的牛郎织女的故事。我又遗憾自己没有葡萄架,不能躲在下面偷听牛郎织女相会的对话。

七夕节的变化

不知从何时起,七夕节从乞巧节逐渐演变成了”情人节”。我认为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1. 商家的炒作
2. 西方文化的”入侵”
3. 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相对于过去,现在的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高。过去,吃一顿饺子就像过年一样。吃不饱的情况下,谁还有心思浪漫呢?

作者:壹点号 丁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