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飞机领域的骄傲——鲲龙AG600,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也是当今世界在研的最大一架水陆两栖飞机。它既能展翅飞翔,又可在水面上游弋,充分诠释了“上天如鲲鹏,入水似蛟龙”这句话的含义。

这款水陆两栖飞机的别样外形既酷炫又实用,可谓飞机与船舶的完美结合。它诞生于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建设的迫切需要,肩负着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的重担,性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面对森林火灾,它可以在水面高速滑行20秒就能汲取12吨水,单次投水救火面积可达4000多平方米;面对海上灾难,AG600的飞行速度是救捞船舶、直升机救援速度的数倍,航程超过4000公里,能一次救援50名遇险人员。

要打造这样一架能飞能游的飞机,需要将原本不可能兼容的功能集于一身,找到最佳平衡点,背后是诸多棘手的技术难题。能研发水陆两栖大飞机的国家寥寥无几,关键的气水动力学设计、水上起降技术都属于技术封锁领域。

2009年,在型号研发之初,我国曾打算寻求国际合作,但遗憾的是,没有得到外国的支持。于是,我国决定自主研发,一路走到了今天。

航空工业鲲龙AG600总设计师 黄领才:当初我们的技术基础确实比较薄弱,曾经尝试寻求国际合作,但没有得到国外技术支持,我们一路自主研发而来。

既能在陆地上起降,又能在水面上起降,这是什么样的特质?面对水阻力和波浪干扰,如何保证水上滑行的平稳性?从设计到制造、再到总装,几乎每一步都是特种飞机领域的全新尝试与突破,仅“水动力学”这一技术难题,研发团队就进行了数万次实验,不断修改完善,最终找到了合适的布局。

航空工业鲲龙AG600总设计师 黄领才:我常和团队讲,这款飞机与其他飞机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一款救难飞机,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需要我们发挥作用。保证项目研制成功,是我们始终坚守的信念。遇到困难,我们不能后退、不能放弃,相信自己,相信我们的行业,相信我们的国家。这是我们的信念,也是我们走过来的历程。

2018年10月20日,鲲龙AG600在湖北荆门实现了划时代的成功——水上首飞,标志着我国填补了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研制能力的空白。这是我国航空工业自主创新的又一重大成就。AG600飞机的设计、制造等核心技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全机主要系统国产化率达到100%,是中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我国也因此成为除俄罗斯、日本、加拿大等国之外,少数能够研制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国家。

航空工业鲲龙AG600总设计师 黄领才:陆上首飞之后,国外的一些公司找到我们,希望合作,甚至提出把生产线卖给我们。这侧面反映了一个问题,核心的关键技术,不掌握在自己手里,花钱也买不来,必须牢牢掌握主动权。

据悉,下一步AG600还将展开海上试飞,验证更复杂的海洋环境。随着技术的不断完善,AG600还可根据需要进行改装,扩展平台功能,满足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资源探测、岛礁运输等任务需要,为“一带一路”提供海上航行安全保障和紧急支援服务。

△时间轴:鲲鹏AG600研制历程

(编辑 谢贤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