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

中国人口:从”乡土中国”到”迁徙中国”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流动人口约3.76亿人,占城镇人口总数(9.02亿人)的41.6%。
专家观点: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段成荣认为,流动人口规模的大幅增加表明中国已从”乡土中国”向”迁徙中国”转变。
图示:流动人口数量和流动趋势(由段成荣教授提供)
历史背景:
传统的”乡土中国”人口流动性低,人们世代定居在同一地方。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经济社会发展为人口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的迁移流动趋势愈发明显。
改革开放以来的转变:
自1988年以来,长期处于”乡土中国”状态的中国人口发生了深刻变化,从低流动性向高流动性转变,形成以全员参与、全方位、多层次的多元化迁移流动模式。
流动人口数据:
本次人口普查再次确认了人口迁移流动的常态化趋势。流动人口占城镇人口总数的41.6%,表明东部沿海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的流动人口比例更高。
政策应对:
专家建议破除阻碍劳动力和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流动家庭提供公共服务体系,促进流动人口和新落户居民的市民化进程。
应对建议:
1. 做好人口市民化和公共服务安排的准备,特别是流动人口高度集中的大城市。
2. 认识到人口迁移流动在未来人口变动和区域分布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人口自然增长下降的情况下。
3. 适当支持向东部沿海城市集聚的人口流动趋势,以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人口流动概况:
普查表明,人口迁徙流动活跃,集聚效应明显。人户分离人口已达4.93亿人,流动人口约3.76亿人,十年增长近70%。人口集聚于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其中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增长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