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花木兰》上映前备受瞩目,然而如今却备受吐槽。这部电影的命运可谓是一波三折,如同笼罩在疫情下的世界。

按理说,作为迪士尼流水线工业体系下的巨制,《花木兰》不应该拍成这样。

美国人对中国文化很难有深刻的理解。这部电影中随处可见的中国元素错位和严重的违和感,让国内观众感到无所适从。

此处暂且不表。

今天聊点别的。

花木兰的故事自一千多年前问世,便流传甚广。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众多读者呢?

我们看到,在美国人拍出一部动画电影和一部真人电影的我们这边也有不少关于花木兰的影视剧。

1999年,袁咏仪主演了《花木兰》电视剧。

2009年,赵薇主演了电影版《花木兰》。

近20年来,国内拍摄的花木兰影视剧起码有4、5部了。

究竟花木兰的故事有何独特的魅力,让中外观众都如此着迷呢?

我们还是回到《木兰辞》这首长诗中,诗歌最后点题: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正是花木兰这个故事的内涵精髓所在。

意思就是男子能干的事,女子同样能干。花木兰才能成为一个传奇。

2、

花木兰的故事之所以流传千年,是因为它被写成了《木兰辞》。作为一篇文学名篇,一直为人传诵。

这首诗大约诞生于南北朝时期,最初在北方民间传诵。后来经文人润色加工,成为了一篇名篇。

与《木兰辞》同时代的还有一首著名诗篇,后来与《木兰辞》并称为乐府双璧,即《孔雀东南飞》。

《孔雀东南飞》的创作年代,按其自序所言

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应出现在汉末,但据后世考证,这首诗在流传过程中也应有后人多次润色加工。

实际上,这在古代是非常正常的。古人文学作品在流传抄写过程中,免不了被后世修改。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大多最初都是民歌,后来被官方收录修改,再经孔子删定,才最终定型。

总而言之,作为乐府双璧,《木兰辞》和《孔雀东南飞》的问世有一个相似的过程。

花木兰的故事被多次改编搬上银幕,拍摄了多部影视剧,而《孔雀东南飞》改编成的影视剧较少。其中最著名的恐怕是2009年潘粤明主演的这一部。

当时这部剧的收视率也不理想。而后来,自然也就更没有人愿意翻拍这个题材了。

毕竟,与花木兰的传奇经历相比,《孔雀东南飞》讲述的故事不过是家长里短,主要就是一个婆媳矛盾。而电视剧涉及婆媳矛盾的,主要是现代背景时装剧。观众心目中的古装剧,要么是历史剧充满金戈铁马,要么是武侠剧打得精彩。你拍一个古代社会的婆媳剧,确实有点不太搭调。

这并不影响《孔雀东南飞》作为文学名篇的魅力。

3、

那么,《孔雀东南飞》究竟有什么文学内涵呢?它为何能流传千古,被后人广为传颂呢?

《孔雀东南飞》是一出爱情悲剧。中国古代有四大民间传说,分别是孟姜女、牛郎织女、白蛇传、梁祝,全部都是爱情悲剧。

而造成这些爱情悲剧的主要原因,就是古代礼教和封建大家长的压迫。

你看,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因为王母娘娘不同意,所以爱情不能自由;白蛇传是因为人妖殊途,不能为正统礼教所容纳,所以爱情不能自由。实际上,白蛇传中的“妖”更多是一个比喻。

具体到《孔雀东南飞》中,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情之所以悲剧了,很简单,就是焦仲卿的母亲

古代的婚姻制度受父母之命支配,大多数人遵循父母安排。正如 berühmte 故事中陆游和唐婉的情感悲剧,以及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故事,都是夫妻恩爱被母亲无情拆散。

陆游和唐婉没有寻死觅活,他们各自开启了新的生活。这也从侧面凸显了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故事更加悲壮惨烈。

在古代根本不存在爱情自由可言。从汉朝到宋朝的一千多年间,父母之命就是法律。与明清时期更加压抑人性的制度相比,刘兰芝和唐婉被遣回家后还有改嫁的机会。

封建礼教制度对人性造成极大压抑,因为人性本质追求自由,反抗束缚和压迫。

焦仲卿和刘兰芝以死对抗的,正是这种不自由。

《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意味深长:”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这首诗没有明说需要铭记的具体事项。从古代人的视角,他们理解不到封建礼教的概念,也无法打破封建礼教的无形枷锁。此诗传达的反封建礼教精神,是后世之人总结出来的。在当时人看来,告诫后世的道理很简单,就是赋予人自由,避免逼迫过甚而酿成悲剧。父母维护权威无可厚非,但切勿做得太绝,最终葬送儿子的性命。

4、

探讨完《孔雀东南飞》的内涵,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木兰辞》。

花木兰和刘兰芝,两个不同的女性,经历着截然不同的命运,折射出两个不同社会的缩影。

如果说《孔雀东南飞》处处彰显压抑和不自由,那么《木兰辞》则截然相反,反映着自由奔放的气息。

作为女性,花木兰得以出入军营,驰骋沙场,建功立业。这在古代社会实属罕见。

这与北朝较为开放的民风有关。花木兰在军营中隐匿了 12 年而不被发现性别,这颇有可疑之处。很可能,花木兰是替父从军,而她父亲本身就是军官。由于北朝推行府兵制,即战士自带装备跟随将领出征,所以花木兰带领的是一群乡亲部下。他们平日接触频繁,即使知晓花木兰的真实身份,也不会轻易揭穿。

总体而言,北朝起源于草原部落,相较于南渡的东晋,受到儒家礼教制度的影响较小,保留了更多自然和自由的野性。

花木兰和刘兰芝,乐府双璧的两位女主角,她们的命运轨迹形成鲜明对比。

一个代表了北方,一个代表了南方;一个是起源于草原部落而汉化建立的政权,仍保留了野性;一个是延续汉晋制度,深受儒家礼教制度影响数百年,整个社会逐渐丧失了自由活力。

在南北朝的大分裂时代,最终李唐王朝统一了中国。值得注意的是,李唐王朝也涌现了一位花木兰式的巾帼英雄,即李渊的三女儿平阳昭公主。死后,她以军礼下葬,称得上是古代最著名的女将军。

回顾南北朝历史,南方精致而阴柔,梁陈诗风日渐靡靡,李白评价道:”自从建安来,绮丽不足珍”。这反映了整个南朝社会的沉闷与压抑,源自礼教束缚过度的窒息感;而整个北方则粗犷而刚健,展现出勃勃向上的生机。

最终,北方统一了南方,便不足为奇了。因为整个南方长期受制于儒家制度,渐渐失去了活力。当人性被束缚,自由被剥夺,整个社会便日渐衰落,需要来自外界的刺激来激发新的活力。

历史巧合般地将《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推举为乐府双璧,分别代表了南北朝两个截然不同的社会精神面貌。

时至今日,再读《孔雀东南飞》和《木兰辞》这两首诗,我们依然能体悟到它们承载的不同内涵,领略其中耐人寻味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