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反复钻研、相互交流、不断完善……多年来,黑龙江不断强化、改良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使其成为衡量毕业和升学的规范、客观的标准。

十年磨砺。“黑龙江积极完善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各部门、各学校结合实际,最大化地发挥了评价功能,既与高校招生录取相联结,又引导和形成了学生全面素质,还作为对学生管理的有力手段,积累了明显的地域特色。”黑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姜同河说。

精益求精的设计蓝图

“从分层规划到实际操作,省、市、校各级精心设计,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求、制定措施,扎实推进。”提起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黑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二处副处长刘德宏说。

黑龙江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经历了循序渐进的蜕变:2007年,印发《全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工作方案通知》,制定《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2016年,遴选10所学校开展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试点,出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2018年,推出黑龙江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平台,遴选40所学校启动试点,探索实践新课程实施和新高考路径……

评什么、谁来评、怎么评?黑龙江明确了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位、功能,从评价主体、程序和方式到方法,人人参与、职责分明。2007年秋季开学,全省463所普通高中学校高一的全体新生迎来了评价这一革新。

“这是一次挑战,也是宝贵的机会。我们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综合素质评价,成为管理学生、引领全面成长的有力抓手。”黑龙江省牡丹江第一高级中学校长陈彦存说。从2007版到2013版,从纸质版到电子版,学校的素质评价表不断改版、升级。“我们将方案中的表格重新整理,分为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优化了过程,提高了实效。”陈彦存说。

无独有偶,信息化手段也是大庆实验中学的亮点。学校制定了《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和《评价内容分解表》,通过信息化手段实施、覆盖。学校校长闫传学告诉记者,学校师生人手一台平板,安装了综合素质评价软件,实时、实地采集评价信息,并将数据导入智慧校园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形成闭合的评价体系,切实发挥了综合素质评价的育人功能。

“综合素质评价为我们民办学校指明了方向。”黑龙江省鸡西市文成中学校长孙凤山指着综合素质评价细则说。记者看到,细则详细列举了班主任、老师、学生、家长等不同评价主体的分值,每月汇总结算,根据分数对应不同结果。

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也意味着结果更综合、更合理、更公平公正。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解决“一考定终身”、“唯分数论”的问题,引导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真实记录学生的成长路径

如何有效地实施评价,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黑龙江各地各校依托政策,尽力把综合素质评价做好,不凭空捏造、不泛泛而谈。

“不是写个鉴定、评语,分个等级、排个队就叫综合素质评价。”“不能为了完成评价而评价,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每个学生都是有特点的个体,不能像标准化产品。”黑龙江七台河市田家炳高级中学的班主任、老师们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在第一周‘职业学生’认证中,表现优秀,特发此证,以资鼓励。”翻开牡丹江一中2007级学生赵欣宇的成长记录袋,13年前获得的这张荣誉证书颇为亮眼。作为学校综合素质评价的第一批学生,这些不仅是他们成长的真实记录,更是有意义的纪念品、宝贵的精神财富。成长记录袋就像一个二维码,独一无二地记录了学生的成长轨迹。

如何使用评价结果?黑龙江规定,综合素质评价所有项目均达到C级及以上方可高中毕业,同时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是高校招生录取时必须提供的考生信息之一。

“综合评价是为探索新招生方法,目的是选拔综合素质高的优秀学生。现在,许多高校采用了综合评价方式招生,注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录取时需要从我们省获取考生的综合评价报告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学考处处长陈媛说。

在开展的首届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工作中,黑龙江向教育部上传了统一格式的“强基计划”报名考生综合素质评价表。“考上理想的大学是我们的期望,但我们更重视孩子的价值观、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升,孩子在智育发展中能够自我驱动、寻求发展路径,是我们最希望看到的。”家住哈尔滨的学生家长张先生对分数和隐性教育有着自己的看法。

为学生安装成长的“发动机”

“评价是对引导育人方式的一种导向,能激发活力,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动力。通过综合素质评价让每一个孩子,特别是农村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尊和自信。”姜同河说。

除连接高校招生录取、推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以外,黑龙江还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在各环节中的作用,将其作为学校发展素质教育、转变育人方式的重要制度,与德育工作、课程实施、生涯规划指导等相统筹,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作为省重点中学、示范性高中,佳木斯市第一中学也是首批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学校,将综合素质评价与德育工作相统筹,形成了“写实·沟通·感悟·成长”的综合素质评价模式。“我们在实践中实现了两者有机融合,增强了它的生命力。”学校副校长朱可苏说。

“毕业所需的144个学分中有23个学分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要求,学校非常重视,除了安排专业老师、足够的课时外,还要求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纳入课程中。”大庆第一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隋小波目睹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学校评价机制的不断完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推动了课程的有效实施,推动了学校各部门参与到评价中来,在实施和评价中对学生进行了适时有效的素质评价,促进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成长记录袋里不是一张张冰冷的表格,而是我真实生活、成长的鲜活印记,是我一生精神财富!”牡丹江一中2007级学生潘荣鑫说。学校在实践中将综合素质评价与生涯规划指导相统筹,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不仅记录了成长过程,更能帮助他们认识、管理、提升自己,协助他们在不同阶段制定目标,促进了家校配合,共同规划人生。

“通过加强和完善普通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黑龙江为每个高中生开辟了健全人格、发展潜质、学有优长的成长之路,助力学子规划人生、施展抱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黑龙江省委教育工委常务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赵国刚说。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21日第1版

作者:本报记者 曹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