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戚义明

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条件,学习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应掌握认识和实践辩证关系的原理,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通过实践不断发展理论创新。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认为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者是具有思想认识的人。一方面,思想源于实践,实践决定认识,是认识的源泉、动力、目的和归宿,也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正确的认识推动正确的实践,错误的认识导致错误的实践。这就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实践指导和理论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从中国实际出发,开辟了中国革命新道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反对照搬照抄、思想僵化,强调从实际出发,开辟了中国建设新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实践观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学习理论不是为学而学,而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发挥应有作用。正如毛泽东所说,“有的放矢”。实践出真知,离开实践,理论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沦为空洞说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树立实践观点和问题导向,真抓实干,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实践丰富多彩,无法用统一理论和方案套用。实践也在不断发展,会出现新的情况和问题。改革开放40年的成就,很大程度上源于调动群众积极性并加以总结推广。实践观点和群众观点是根本一致的,没有群众观点就没有真正的实践观点。

当前,我国面临结构调整阵痛期、改革深水期和攻坚期。既要加强顶层设计,也要激发群众积极性。对于一时拿不准的问题,可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允许基层群众大胆尝试。在培育新业态、推动“双创”、高质量发展、自贸区建设和扩大开放中,更需要尊重发挥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全社会创造活力竞相迸发。在其他工作中,也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尊重地方和基层的创造性,鼓励大胆探索和百花齐放。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坚定“四个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实践受思想指导,指导思想至关重要。近代历史表明,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强调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从历史和实践的角度系统阐释其渊源,加深了我们的认识和自信。

坚定“四个自信”不是空泛的,而是要贯彻到实践的各个方面。比如,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坚持改革方向、原则和方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改尽改,不该改坚决不改。这就是坚定理论自信,发挥马克思主义指导作用的体现。

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必须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它提供的是科学指南而不是具体教条。坚持马克思主义必须在实践中发展。如果没有发展,就脱离了时代和实践要求,无法发挥应有指导作用。近百年来,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系列创新理论成果,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变局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新课题,对理论创新提出更高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和群众思想上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断探索、创新和前进,推动理论创新。我们不仅要进行政策性、对策性研究,还要进行理论概括和提炼,形成新理论和新实践,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的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一方面我们要坚持学懂弄通做实,用新思想指导实践;另一方面也要坚持发展的眼光,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发展,不断深化认识、总结经验,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良性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