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在投身汨罗江前,曾流放常德,停留甚久。常德城东门外诗墙公园旁的琐心桥边,至今仍有一座纪念屈原的”招屈亭”。这座亭子虽然始建于二十世纪初,但”招屈亭”之名由来已久。其最初建造年代无从考证,但它承载着常德人民对屈原无限的怀念。

屈原在常德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包括”沅有芷兮澧有兰””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中,如今芷兰社区的”芷兰”二字便取自此处。”枉渚”即德山孤峰之下,枉水与沅水交汇之地。而辰阳的具体位置,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共识。

那条能濯缨、濯足的”沧浪之水”,即是如今鼎城区唐家铺乡与汉寿县朱家铺镇之间的界河——沧水河。

沧水河发源于鼎城区沧山,经钱家坪、黄土店、唐家铺(朱家铺)蜿蜒而下,流经汉寿县毛家滩镇后东拐经洋淘清注入洞庭湖。

据老人们讲述,这条小河水量曾十分充足,是沿河的重要运输水道。新中国成立前,朱家铺镇的罗坪临河处有一地方名曰”石马”,此处筑有一小坝,称”十宝滩”,曾是当地重要的水运码头。山中的木材、山货皆可顺流而下,而上海、武汉等地运来的洋货也需在此转运。

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在如今的花岩浮溪一带修建了跃进、沧山、超美等大型水库。20世纪60年代,又在唐家铺芷坊大队与朱家铺罗坪之间修建了一座水坝和一条高标准渠道,用以解决此处以下唐家铺杨旗咀村和原官桥坪乡部分农田的灌溉。这座坝即”庙坛河坝”。

儿时,我常随本村的一位老爷爷到庙坛河坝钓鱼。河坝上水光潋滟,杨柳婆娑,风光甚好;河坝下不远处还有一深潭,名曰”高家董”,在那里,我曾钓起一条两三斤重的团鱼(甲鱼,俗称王八)。

几十年弹指而过,不知何故,沧水河的水量已大不如前,颇似潺潺小溪。我当年的钓鱼情景早已不复存在,更遑论昔日航船通行的繁华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