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选自《湖里文史(禾山卷)》(2014年)
■图片选自《湖里文史(禾山卷)》(2014年)

蔡天敏

在古老的汲水工具中,吊乌是个庞然大物。吊乌汲水的方式与小吊桶不同:吊乌重重压下去,再轻轻打水上来。

曾经,闽南乡野随处可见吊乌。吊乌由木头、竹篙和石块制成。首先在井旁立一根长条石作为吊乌的支柱,支柱上加一段衔接木,木头上端与竹篙一端相连,竹篙尾部绑一块石块作为起吊重量,竹篙朝前再接一根细竹竿,末端挂一个吊桶,吊乌便制作完成。

儿时江头小镇,水井众多。邻近家中的麦子井原本没有吊乌,后江头果林队设立豆腐坊,因其井水甘甜,制成的豆腐格外美味,于是井旁建起吊乌。使用吊乌汲水需要技巧,首先是膂力,压下竹竿需要力气,不然竹竿反而会把人向上吊起,人可能悬空,若惊慌松手,吊桶便会从井中反弹而出……

麦子井附近还有一口井,称之为顶井,意为其高于麦子井。井旁环绕菜畦,立有一架吊乌,菜农以此汲水。他们压下吊乌,翻转吊桶,沿竹篙提上来,动作娴熟优美。

沿海地区,吊乌的数量更是数不胜数。据说,上世纪五十年代美蒋飞机袭扰,见一架架高耸的“吊乌”,误以为是高射炮,匆忙逃回了老巢。

如今,故乡的井大多被填平,依附其旁的吊乌也消逝无踪。但吊乌的身影至今仍印在我的脑海中。那长长的竹篙犹如一把利剑,直指苍穹,仿佛一根巨大的杆秤,衡量着四季的收成和田野的重量。

【编辑手记】

吊乌与桔槔

■明《天工开物》中的桔槔图

萧春雷

收到《遥远的吊乌》这篇原稿时,作者仅提供了《湖里文史》上模糊的抓拍图。笔者与作者蔡天敏先生联系,询问厦门是否仍有吊乌井,他表示会再寻找。数日后,他遗憾地告知钟宅附近也没有了,可见岛上确实没有吊乌了。

笔者心有不甘,遂向知名收藏家陈亚元先生求助。他迅速发来一张清末鼓浪屿的彩色明信片图片,并附文道:“收藏册中有一张明信片,很多人不知其名。这张明信片乍看之下似鼓浪屿中华路的一个菜园,孩提时期,阿伯用此器具汲水浇菜。此器具名为吊乌……”

半个多世纪前的厦门岛和鼓浪屿,这种名为“吊乌”的取水工具十分常见,成为许多老厦门的童年回忆。

笔者在北方见过这种取水工具,但称谓不同。网络检索得知,其本名应为桔槔,在闽南地区被称为吊乌。桔槔利用杠杆原理取水,轻便省力。中国早在春秋时期便发明了桔槔,历代农书均有记载。《庄子》云:“且子独不见桔槔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形象地展示了桔槔取水的过程。

一种流传了近三千年的取水工具,竟在半个世纪内倏然消失,成为难以忘怀的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