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启停技术的前世今生与应用解析
交通拥堵导致的排污问题
随着城市交通拥堵加剧,车辆长时间处于怠速状态,发动机排放污染严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汽车行业诞生了启停技术。
启停技术的诞生
启停技术始于上世纪 70 年代,由丰田公司首次提出。当时,丰田在轿车上进行了一项测试,车辆静止 1.5 秒后,发动机自动断油熄火。尽管这项技术具有潜力,但直到 2006 年左右才开始在汽车上普及,以应对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
启停技术发展史
日系
1970 年:丰田尝试在汽车上安装启停装置。
马自达开发 i-Stop 系统,该系统通过优化汽缸工作顺序和点火时机来实现快速启动。
德系
1980 年:启停系统首次装备于大众 Polo。
宝马公司多年来一直使用启停技术,他们使用增强型启动马达来提高启动性能。
法系
2006 年:标致开发了 start-stop 系统,结合了自动变速箱和可逆发电机。
启停技术工作原理
启停系统利用蓄电池存储能量和启动发动机。当车辆因交通拥堵或路口而停止时,系统会根据以下条件自动熄火:
发动机空转,无挂挡。
车轮转速为零。
电池有足够的能量。
当信号灯变绿后,系统检测到离合器被踩下,然后快速启动发动机。
启停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许多车型已配备启停系统,尤其是欧洲品牌,如奥迪、奔驰、宝马、沃尔沃等。据业内人士预测,随着排放法规的不断收紧,中国市场对启停系统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

发动机启停技术是什么

启停系统的优势
减少发动机怠速时间,降低排放。
节约燃油,提高燃油经济性。
响应迅速,提高驾驶舒适度。
(文章来源:盖世汽车,引用时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