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家人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家,如同避风港,保护着航行归来的船只;家,犹如一束阳光,温暖着寒夜中的人们;家,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中迷惘的心灵。家人,是每个人人生中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存在。在深夜的静谧中,李白的床前,洒下月光的清辉,他思念着远方的亲人;漆黑的夜色中,害怕黑夜的孩子,有家人的陪伴,便有了直面黑暗的勇气;端午佳节,粽子的香糯,承载着家人的心意,寄托着对伟大爱国诗人的追忆;小妹妹梦中飞上彩虹桥,满脑子都是帮助家人的念头,充满着童真童趣。

本单元包括一首古诗、一首儿童诗和两篇散文。学习时,需要着重关注以下三点:

  • 语言积累:包括词语的积累和古诗的积累。如积累带月字旁的字,背诵《静夜思》《寻隐者不遇》。
  • 信息推断和联系生活实际:如《夜色》一课,“我”一看窗外心就乱跳,可引导学生猜测“我”会看到什么;学习了《端午粽》,说说自己了解到的端午节的故事。
  • 朗读方法:运用词语连读、正确停顿等方法,把本单元的长句子读好。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8 静夜思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1. 认识“夜、思”等9个生字,会写“思、床”等7个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应用所学方法自主识字;指导学生正确书写汉字。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一、知诗人,解诗题

1. 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明月图)学生由图忆及李白的诗《古朗月行(节选)》《赠汪伦》,再指名背诵并说说诗的大意。

2. 认识诗人。

(1)学生交流自己对李白的了解。

(2)教师补充介绍李白并导入新课。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充满浪漫主义色彩,想象丰富而奇特,风格飘逸而豪放,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流传下来的有近千首。

3. 板书课题(板书:静夜思),了解题意。

(1)读课题,指导认读生字“夜、思”。

读“yè”,整体认读音节,可以组词识记:夜晚、月夜、黑夜、夜色。

读“sī”,整体认读音节,平舌音,心字底。古人造字时,误认为是用心想的,心字底的字一般都和思想、思考有关,如“想、忘、念”等。

(2)引导学生释题并齐读课题。(静夜思,即在静寂的夜晚思念故乡之意。)

二、读诗文,识生字

1. 学生圈出本课生字,(课件播放古诗朗诵音频)学生认真听生字的读音,初步感知诗句的停顿。

2. 学生自由拼读诗句,多读几遍。同桌互读互纠,教师正音。

“床、光、望”是后鼻音且都带有韵母“ɑnɡ”,其中“床”是翘舌音;“夜、思、疑”是整体认读音节,其中“思”是平舌音。

3.(课件出示生字)请会读的学生来当小老师,领其余学生认读。

4. 和同桌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再全班交流汇报。

(1)识记字形。

①熟字加偏旁:古+攵=故;木+广=床;田+心=思。

②形近字比较:低——底;望——忘;疑——凝。

③利用生活经验组词:举——举手、举例、举动;光——光亮、月光、灯光。

④创编字谜:◇古文反着写——故 ◇心上一块田——思 ◇一点一横长,一撇到木旁——床

⑤设置语境:床头明亮的灯光驱散了夜色。他登高远望,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故乡。

(2)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小老师领读、齐读、接读、师生共读等。

三、写生字,明写法

1.(课件出示生字的动漫笔顺)引导学生回忆笔顺规则。(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先中间后两边,先外后内再封口。)

2. 教师讲解书写要点并范写,学生跟着做书空练习。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上收下放。书写时注意“田”的第二竖在竖中线上,心字底略宽。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半包围结构。“广”的点和“木”的竖都在竖中线上,“广”的横不宜过长。

上下结构,要写得上紧下松。下部竖向笔画平行,“月”的一撇要变成一竖。

<img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一、目标

  •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静夜思》,体会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 理解古诗,感受其描绘的意境美,理解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二、导入

导入一: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千古名篇——《静夜思》。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夜晚呢?

导入二:师:在静谧的夜晚,古人常常借景抒情,表达自己的思绪和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李白在月夜思念故乡的诗——《静夜思》,一起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三、学习古诗

1. 认识古诗

(1)学生开火车读古诗,注意标点和断句。

(2)指名读,教师订正读音、节奏。

2. 理解古诗

(1)解释字词:床前、疑、举头、思、故乡。

(2)理解第一、二句:师:第一句中的“疑”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生:怀疑、猜测。

师:月光像什么?为什么?

生:像霜,因为月光很亮,像霜一样白。

(3)理解第三、四句:师:诗人举头看见了什么?思是思什么?

生:看见了明月;思念故乡。

(4)全诗理解:师: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夜晚?诗人身在何处?诗人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生:月朗星稀的夜晚;在异乡客居;思乡之情。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一年级静夜思教案

四、朗诵古诗

(1)教师示范朗诵。

(2)学生分小组朗诵,注意节奏和感情。

(3)全班齐诵。

评句读赏(教学难点)

师:请大家读读第二句“疑是地上霜”。这一句你说得怎么样?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1:我读得还可以,注意了停顿,读出了月光很亮的月光。

师:再说一遍,“疑是地上霜”。

(生读)

师:读得好!再说别的同学读,注意读出“疑”这个词。这一句中的“疑”不仅表现了诗人对月光和地面相似情景的惊讶,也含蓄地表现了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生齐读)

师:大家试着理解一下这句诗的深层含义。

生2:我想,诗人不仅惊讶于月光像霜一样白,还可能因为思念故乡才把月色当作了地上霜。

师:很好!来,读一读这句诗,读出你理解的月光疑似霜的深层含义。

(生读)

师:这样读才算真正理解,才算有感情!

五、应用古诗

1.背诵古诗。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写一写自己的思乡之情。

◆应用深化(教学补充)

师:这首诗描写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看到月光皎洁,以为是地上的霜。接下来这句呢?

(指名读)

师:诗人为什么低下头?他在想什么呢?

生1:我想诗人是思乡了,看到天上的明月,想到自己的故乡,觉得很思念。

生2:我觉得诗人是抬起头望了望明月,然后低下了头,陷入了沉思。因为他在异乡看不到亲人,也没有亲人陪伴,所以很孤独,很寂寞。

师: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诗人身在异乡,看到皎洁的明月,想到自己的故乡,思念亲人,所以感

师:在深秋的寒夜,李白身处异乡,面对皎洁的月光,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思绪?

生1:孤独寂寥,思念亲人。

生2:追忆往昔,寄情于山水。

生3:期盼团圆,渴望归乡。

师:让我们分组朗读,体验诗人的心境。

(男生组朗读,女生组闭目想象画面;女生组朗读,男生组闭目想象画面)

赏析: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诗词不仅要从字面理解,更要通过想象,构筑出诗中所描绘的景象。”这就要求我们在诵读中,发挥丰富的想象力,还原诗中的意境。本教学片段,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想象“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两句诗所描绘的画面,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李白的处境和情感。在朗读的演绎中,学生们再现了诗中景象,进入诗词的意境,为诠释诗人思乡之情的下一步奠定了基础。

《静夜思》作为一首广为流传的经典古诗,部分学生此前已有所了解。教学中,教师将主动权交予学生,让已掌握内容的学生担任助教,指导其他同学识字、诵读。这种生生互动、互为师生的方式,不仅增强了课堂趣味性,也让学生获得学习的主动权。在朗读指导环节,教师通过音乐和图画,营造一种思乡的氛围,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并通过富有韵味的朗读,表现出深厚的意蕴,同时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