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佳节
乞巧习俗
七夕节,又称乞巧节,起源于古代女子乞求心灵手巧的习俗。《东京梦华录》记载,宋朝东京城里,女子们在七夕之夜会摆设“乞巧楼”,供奉香燭,祈求巧技。
乞巧诗词
乞巧习俗在诗词中也有体现:
柳永:运巧思、穿针楼上女
欧阳修:乞巧楼头云幔卷,浮花催洗严妆面
苏轼:看乞巧、朱楼彩舫
陈师道:绮楼小小穿针女,秋光点点蛛丝雨
乞巧
唐-林杰
七夕今朝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巧词
唐-施肩吾
乞巧望星河,双双并绮罗。
不嫌针眼小,只道月明多。
七夕
宋-曹勋
道涂行役费光阴,节物还撩一寸心。
百尺烟坛上星斗,笑看儿女竞穿针。
七夕
宋-杨朴
未会牵牛意若何,须邀织女织金梭。
年年乞与人间巧,不道人间巧已多。
七夕
宋-朱继芳
儿女穿针夜向分,楼头月落尚炉薰。
凭谁为觅机边石,留取支床卧白云。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鹊桥横渺渺,千声玉佩过玲玲。
别离还有经年客,怅望不如河鼓星。
牛郎织女的传说
牛郎织女的故事起源于天上牵牛星和织女星的名称。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擅长织布,偷偷下凡嫁给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天帝得知后大怒,将织女带回天庭,不准他们相见。但喜鹊感动了牛郎织女的真挚爱情,每年七夕都会飞来搭成鹊桥,让他们在天河上相会。

七夕诗

七夕吟

宋-金朋说

七夕诗

银河两岸鹊桥连,

牛郎织女今朝见。

欢聚美好转眼离,

明年再相逢期盼。

七夕诗

七夕

宋-武衍

七夕诗

金簪插头玉搔首,

月落河倾仍在楼。

细看双星倍感伤,

别离愁绪共堪忧。

七夕诗

七夕

宋-贾云华

七夕诗

香云斜倚翠屏前,

纱衣湿露感清寒。

天上离合本寻常,

牵牛织女两相盼。

七夕诗

七夕一绝句

宋-王炎

七夕诗

轻云卷箔月儿垂,

青楼乞巧好时季。

牛女隔河遥相望,

传说天上佳期至。

七夕诗

七夕

宋-石延年

七夕诗

云空阔阔星稀疏,

汉流清冷月不孤。

素娥青女各孤影,

霜月亭亭愁绪多。

七夕诗

七夕

明-马氏

七夕诗

鹊桥现否不可知,

今宵人间思黄姑。

倚窗秋声入耳切,

西风吹落碧梧树。

七夕诗

如梦令-七夕

清-朱彝尊

七夕诗

忆往昔七夕小园游,

花影下偷摘瓜和李。

呆女嫁给痴牛归故里,

良宵十四顺利成婚配。

光阴逝尽,

曾经美好转瞬已成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