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细咀嚼《傅雷家书》的字字珠玑,不禁对自己的家庭教育方法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然而思绪万千,却难觅良策。父母对子女的爱毋庸置疑,但如何理智而适当地教导他们却是一道棘手难题。现代作家兼翻译家楼适夷对本书的评价令人深思:“此书既是培养艺术学徒修养的珍贵教材,亦是一部父爱深沉、呕心沥血的教子宝典。”

(我对“呕心沥血”一词的使用存有疑问,百度查询后方知其意涵:对某事专心致志,达到别人无法企及的程度。孤诣:他人难以企及的造诣。显然,在本书的语境中,该词的使用别有深意,故而不宜视其为贬义词。)

傅雷在书信中向傅聪阐明的写作目的耐人寻味:

1. 将儿子视为切磋艺术和音乐的良师益友;

2. 启发青年人的思考;

3. 锻炼傅聪的文笔和思辨能力;

4. 以家书为警钟,亦为一面“诚实之镜”。

从他从1954年至1966年间持续12年的信件中,这些初衷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书信洋溢着字里行间难以掩盖的舐犊之情。

作为个人读后感,傅雷是一位胸懷熾愛、呵护备至的慈父,同時也是傅聰在藝術和生活上的導師,更是一位誠懇而深入的思想和心灵伴侣。讀到信件的后段,我愈發感受到傅雷內心的孤獨和難以言表的苦悶與焦慮。這不禁讓我對老一代知識分子的命運產生由衷的憐憫和哀嘆。

有人主張《傅雷家書》應由家長和子女共同閱讀,我則認為家長和子女分開閱讀更有裨益:家長可汲取教子心得,子女則可學習做子女之道。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