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坐落于北京西北,地处水泊密布、植被繁茂之区[2]。自辽金以来,附近已建有多座皇家别苑和宗教场所以及清康熙年间始建的畅春园。

康熙帝酷爱江南景色,于1707年赐予皇四子胤禛(后称雍正帝)一座位于海淀后华家屯、约千余亩的赐园,并赐名“圆明”。

圆明园始建年代存有争议,普遍认为其始建于1709年,根据《钦定日下旧闻考》记载。而另一种说法认为,圆明园前身为明代故园,于1709年经康熙帝修葺后赏赐给胤禛。还有康熙年间早期、中期等不同始建年代的说法。2005年,张恩荫根据《康熙实录》推断圆明园始建不会晚于1707年。

圆明园建成后,成为清帝避暑理政的场所,规模宏大,融汇多种园林风格和造园技法,其诗画意境备受园林学家推崇,是中国园林艺术的巅峰之作,代表平地造园和水景堆山的集大成者。]

圆明园被西方传教士称为“万园之园”,其建造原因据传源于康熙帝的生理反应。

满族出身的康熙帝在东北生活时已习惯凉爽气候,入关后难以适应北京的炎热夏季。加上紫禁城发生火灾后为防火而修建的高墙,令内部环境愈发闷热,导致康熙帝全身起疹子。

康熙帝对江南景致的喜爱使其萌生了兴建避暑行宫的念头,于是选择水泊繁盛的“丹菱沜”建造畅春园。后来,在畅春园附近逐步扩建了多个中小型园林。

乾隆帝对圆明园尤为倾心,登基后即入住,并主持二次扩建,塑造了著名的“圆明园四十景”。此后百余年,清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甚至超过了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