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宫保鸡丁起源于清末名臣丁宝桢,他是太子少保(宫保)的头衔,故人称“丁宫保”。

目前,宫保鸡丁的归属有多种说法:鲁菜说、川菜说、贵州菜说和宫廷菜(北京菜)说。其中,宫廷菜(北京菜)说站不住脚,因为丁宝桢除了初入仕途期间在翰林院短暂任职外,其一生都在地方任职,与宫廷菜的关联较弱。

宫保鸡丁的归属实际上在鲁菜说、川菜说和贵州菜说之间展开。

丁宝桢出生于贵州平远(今贵州毕节织金县),主要在山东和四川任职,其中在山东任职时间最长,达13年之久。在丁宝桢任职山东期间,他将家人安置于山东,后于任职四川时客死他乡,遗体运回济南安葬。

有观点认为,宫保鸡丁不可能是鲁菜,因为丁宝桢是在四川获得的太子太保封号,因此在任职山东期间不能称为“宫保”。该观点存在误解,太子少保即宫保,同治七年(1868)十月初三,李鸿章在致丁宝桢的信件中已将其称为“宫保”。上述观点并无道理。

贵州菜将宫保鸡丁(贵州普遍称作“宫保鸡”)认定为己有,主要基于丁宝桢的籍贯。各种将宫保鸡丁原形认定为贵州菜中某道菜的说法缺乏根据,仅为猜测和附会。贵州的做法倾向于使用传统的糍粑辣椒(舂碎的浸泡辣椒)代替川菜中使用的辣椒段。

山东认为宫保鸡丁(山东通常写作“宫爆鸡丁”)属于鲁菜,理由是丁宝桢在山东任职时间较长。支持鲁菜说的人认为,宫保鸡丁是在鲁菜酱爆鸡丁的基础上改良而来的,符合鲁菜爆菜技法的特征。鲁菜的爆菜技法包括将食材先过油滑熟后再进行爆炒,是爆菜技法的基本步骤。部分地区将宫保鸡丁写作“宫爆鸡丁”,或许反映了其与鲁菜酱爆技法之间的关联,同时体现了其基本技法特征。鲁菜大师陈宗明老先生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过两次鲁菜版的“宫爆鸡丁”,崔义清先生的《鲁菜》中也收录了宫爆鸡丁的做法,供读者参考。

川菜将宫保鸡丁视为己有,在公众认知中,宫保鸡丁与川菜密切相关。宫保鸡丁的基本做法和味型在川菜中被奠定。与鲁菜将鸡丁提前过油滑熟后再爆炒不同,川菜宫保鸡丁做法简单,腌制好的鸡丁直接炒熟,不进行提前滑熟,在同一锅中完成烹饪。川菜大师徐家煌在《川菜烹饪事典》中将宫保鸡丁的味型确定为荔枝味型,这是一种由多种味道搭配而成的复合味型,这是川菜中特别擅长的味型。更确切地说,宫保鸡丁的味型是胡辣荔枝味,可以说是一种复合复合味型。

川菜以此衍生出一系列“宫保菜”,如宫保腰块、宫保肉丁、宫保鳝段、宫保虾球等。宫保鸡丁的归属虽有争议,但这些衍生出来的“宫保菜”属于川菜这一点没有争议,它们都是川菜所发明的“宫保”味型菜,其他菜系均没有类似的味型。荔枝味型模仿荔枝口味,入口酸甜回甘。荔枝味型的关键在于碗汁,即“宫保汁”的调配,主要讲究糖醋的比例,醋稍多于糖,并加入适量盐增强咸味,才能更好地调和酸甜味道。烹饪界有一个常识,想要增强甜味,可以加一点盐。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4000″ img_width=”2248″ mime_type=”image/jp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

宫保鸡丁有三种不同的口味:荔枝味型的川菜,也可称作宫保味型;以胡萝卜丁、黄瓜丁、土豆丁为主的食堂大锅菜,鸡肉含量极少,无法归类于任何菜系,也不必冠以宫保鸡丁之名。

网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宫保鸡丁起源的故事,但无一有史料支持,多为后人臆测。其中,宣称丁宝桢亲自研制宫保鸡丁的传说尤为荒谬。丁宝桢长期担任督抚,公务繁忙,怎会亲自下厨。

现有的资料无法考证宫保鸡丁的真正起源。蓝勇教授在《中国川菜史》中指出,直到民国时期才出现了宫保鸡丁的名称和具体烹饪方法。宫保鸡丁很可能与丁宝桢本人无关,而是后人将一道炒鸡丁与丁宫保挂钩。由于丁宝桢与贵州、山东、四川三地颇有渊源,各地区便争相宣称宫保鸡丁属于自身菜系。

综上,我认为宫保鸡丁是川菜,宫爆鸡丁是鲁菜,宫保鸡是贵州菜。这三道菜口味迥异,但又颇为相似,均与丁宝桢这个人物有着传说上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