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中的问题和它们的答案:

  1. 吃字的本义并不是吃东西,而是说话结结巴巴不流利。
  2. 成语“吃软不吃硬”中的“吃”的意思是承受;接受;听从。

讲《说文解字》“口”部汉字的课程:

本次课程(第175课)讲解《说文解字》“口”部汉字中的四个字:噦、咈、嚘、吃

1. 噦(yuē,huì)

– 读音一:yuē,表示呃逆,引自《说文解字》:“噦,气啎也。从口歲声。”
– 读音二:huì,主要用于叠字“噦噦”:
– 象声词:
– 徐缓有节奏的响声
– 鸟叫声
– 宽明貌(“噲噲其正,噦噦其冥”)
2. 咈 (fú)
– 读音:fú,形声字,“咈,违也。从口,弗声。”,本义是违逆;乖戾,后通“拂”
– 象声词:形容声响。
– 通“艴(fú)”:愤怒
3. 嚘 (yōu)
– 读音:yōu,形声字,“嚘,语未定貌。从口,戞声。”,本义是语未定的样子
– 气逆:引自《太玄.夷》:“柔,婴儿于号,三日不嚘。”
4. 吃
– 读音:chī,xiǎn

(一)本义是说话结结巴巴不流利。注意,这并不是现代汉语吃东西的吃。这仅仅是吃字的一个古义,文中没有提及读音,越界篡改添加原文中没有的信息。《玉篇.口部》:“吃,语难也。”比如《管子.枢言》:“吾畏事,不欲为事;吾畏言,不欲为言。故行年六十而老吃也。”我是怕事的,所以不喜欢做事;我也是怕讲话的,所以不喜欢发言。这是行年六十而且年老口吃的缘故。再比如宋代曾慥的《类说.嘲口吃》:“王汾口吃,刘汾嘲曰:‘恐是昌家,又疑非类,不是雄名,惟闻艾气。’周昌、韩非、扬雄、邓艾,皆吃也。”周昌、韩非、扬雄、邓艾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口吃之人。

(《军师联盟》里口吃的邓艾)

本义之外,吃还有很多用法,举常用的说说:

(1)吞咽食物、饮料。这是吃字在现代汉语最常用的用法,比如,吃饭、吃酒、吃茶。《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方吃了半盏茶,只听外头咭咭呱呱,一群丫头,笑着进来。”

(黛玉吃茶)

(2)行动迟缓艰难。这是本义的引申义,由语言不流利引申为行动迟缓。比如孟郊《冬日》:“冻马四蹄吃,陟卓难自收。”

(3)下棋用语,指除去对方之子。比如《儒林外史》第五十三回:“到了半盘,四处受敌,待要吃他几子,又被他占了外势。”

(下围棋)

(4)旧时的用语。指进牌或收取赌注。比如吃注,大吃小等。巴金《赌》:“这些注很快就给庄家吃进去了。”

(5)吸。比如吃烟,吃墨。这种宣纸不吃墨。

(墨滴滴在宣纸上)

(6)耗费。吃劲;吃力。比如:这活儿干起来真吃力。

(7)承受;接受;听从。比如清代醉月山人《狐狸缘全传》第三回:“从来小孩爱戴高帽儿,吃软不吃硬。”其中“吃软不吃硬”一词发展为成语,意思是:对态度强硬者绝不屈从,对好言好语,可以听从。用来比喻个性顽强,不怕强硬。又比如《红楼梦》第一百零六回:“只怕大老爷和珍大爷吃不住。”

(8)用作介词。被;让。比如《文明小史》第二十五回:“吃他发起脾气来,少不了一顿拳脚 。”

(二)一般用于叠词“吃吃”指笑声。《集韵.迄韵》:“吃,吃吃,笑貌。”比如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三:“婉小姐嗑着瓜子,吃吃笑着回答。”所以要注意,用作笑声的吃并不读chī原有读音保留不变。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