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时光荏苒,百年征程,中国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辉煌答卷。如今,党正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踏上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迈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妙语连珠,引经据典,赋予传统典故鲜活的时代内涵,深刻阐释了中国一以贯之的初心使命。央视网与您携手开启“典”亮新时代系列,共同领会典故背后蕴藏的文化精髓和精神密码。

【释义】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出自商朝开国君主成汤的警句,题写于澡盆之上,意在鞭策自身时刻自省,不断创新。文中三个“新”字,本意是指清洗身体,除旧迎新,在《礼记·大学》中引申为精神上的更新进步。全句意为:如果能够每天清除旧污,就要日日更新,永无止境地更新再更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从发展的角度强调不断革新。而“创新”一词,正是源自于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十分注重创新的精神,要求人们以革故鼎新的姿态,顺应时代潮流,推动社会进步,决不可固步自封,阻碍历史前进的步伐。

将沐浴引申为精神上的洗礼、道德的修炼,是中国文化中常见的做法。古人认为,修身养性离不开身心清洁,《庄子·知北游》中就有“澡雪而精神”的说法。《礼记·儒行》也提出“儒有澡身而浴德”的理念。唐朝大儒孔颖达对此注解道:“‘澡身而浴德’者,澡身谓能洁净其身,不染浊也;浴德谓沐浴于德,以德自清也。”党的十八大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总要求中提出“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其中“洗洗澡”就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解读】

“云程发轫九万里,风鹏正举济沧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推出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改革创新举措,其中不乏事关全局的重大改革,如市场体制改革、宏观调控体制改革、财税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司法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监察体制改革、国防与军队改革等。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改革创新。他曾多次引用“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古训,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永恒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历史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之人,也从不垂青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的机会留给勇于和善于创新的人们。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其中“创新”被列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

加快中国发展,必须以创新为驱动,以创新为根本。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就必须把创新置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精神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任重而道远者,不择地而息。”当下,我们党在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壮士断腕的魄力,更需要革故鼎新的创新思维。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树牢“四个意识”,勇于创新创造,善于解决难题,敢于涉险滩,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作者 杨立新)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