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浮海之一粟”的成语典故,原出自苏轼的《前赤壁赋》。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苏轼亲笔《前赤壁赋》手稿公开后,人们发现原文中所写的是“渺浮海之一粟”,而非流传广为流传的“沧海一粟”。台北故宫博物院推测,可能是苏轼的墨宝流传渐广后,因“沧海”与“浮海”二词笔画相似,加上年代久远,在后世的抄写或印刷中出现了误传,致使“渺浮海之一粟”逐渐演变为“沧海一粟”。

苏轼的《赤壁赋》共有前后两篇,成于他被贬至黄州的第三年,即元丰五年(1082年)。黄州团练副使苏轼先后两次游览了赤壁山,并写下了《前赤壁赋》和《后赤壁赋》,其中《前赤壁赋》为苏轼初游赤壁所作,而其唯一现存的亲笔手稿则由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

该手稿展示了苏轼的亲笔字迹,“渺浮海之一粟”清晰可见。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示,由于苏轼的真迹仅少数人能得见,因此后世的抄写或出版印刷中可能出现了误植,导致现今广为流传的版本为“沧海一粟”。

台北故宫博物院认为,从语意来看,“沧海一粟”指大海中的一粒米粟,“浮海一粟”指漂浮在海面上的米粟,后者更具意境,也更符合苏轼的创作意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成语的含义也略有差别,“沧海一粟”逐渐引申为比喻事物渺小而微不足道,“浮海一粟”则更侧重于漂浮不定的状态。

《语文建设杂志》此前曾刊发文章指出,早期的苏轼手书墨迹本作“渺浮海之一粟”,而流传的《赤壁赋》刻印本则多为“渺沧海之一粟”,文章认为,这种异文是由草书形似导致的讹误。文章通过对苏轼语言习惯和文本意蕴的考察,认为“渺浮海之一粟”更符合苏轼的创作原意,可为高中语文教学提供参考。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