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梅戏》的起源,安徽与湖北争论了数十年,却未能达成共识。

《黄梅戏》是一种地方戏曲,也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已超越普通地方戏的范畴。

2006年,《黄梅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将其界定为安徽、湖北共有,这在非遗中比较少见。

普遍认为,《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县,在清乾隆、道光年间传入安徽安庆地区,并在那里发展为独立剧种。这种观点被学界认可,并被收录在许多权威著作中。

但这仍存在很大误区。姚鼐在《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中提到,“黄舒之间,天下奇山水也。”“黄州”即湖北黄冈,“舒州”即安徽安庆。

最早的行政区划以便利性为原则,区域内文化圈与社交圈具有同一性。安庆的社交圈一直以如今的江西、湖北为主,不局限于行政区划调整后的“南直隶”或“江南省”,这在当时文人的交游轨迹和相关著述中都有体现。

文化圈的同一性决定了安徽、湖北、江西交界地区文化的同质与同源。黄梅戏早期的采茶戏广泛存在于安徽、湖北、江西甚至中国其他地区,源流难以分清。

凤阳花鼓

化募(讨乞)、花鼓、采茶等民间小调,有时也被称作“小戏”,但这种剧情简单的小戏,与严格意义上的戏剧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戏曲的形成,前提是有职业性质艺术家的介入。高素质文人的加入促进元杂剧的兴起,这些皆为戏剧史所反复证明,观之世界戏剧史也一无例外。以黄梅与安庆的不对等,即可排除黄梅在黄梅戏形成中的意义。

昆曲

“南直隶”与“江南省”这类“新”区划,对安庆文化圈的影响其实又是巨大的。安庆地区戏剧的传承与发展,同样经历了这种“楚文化圈”到“吴文化圈”的转变。浏览诸多黄梅戏起源的议论,似乎普遍忽略了这种影响,尤其是对明清时期安庆戏曲盛况知之甚少。

戏曲演员化妆扮戏

就现有的史料文献来看,“黄梅戏”首见于民国九年(1920)《宿松县志》(今安庆市宿松县)。地方戏曲被命名为“黄梅戏”,具体一定的偶然性与复杂成因,并不能证明黄梅戏的源、流关系。

黄梅戏资料

安庆是一个文化昌盛的地区,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包袱沉重的地区,传统主流文化影响深重。传统文化观,文学大宗为诗,其次为文,戏不入流。受传统主流文化意识影响,戏曲在安庆一度处于被禁止状态,包括官方与民间,这在官方文告及民间族规中均有明确记载。将地方戏命名为“黄梅戏”,是地方主流文化对民间艺术排斥的反映。而在当代,这种价值观又被完全颠覆。

戏曲演员化妆扮戏

安庆市根亲文化研究会调查显示:清乾隆时期,安庆迁陕移民后裔群体中,完整、全面地保存了孕育黄梅戏诞生的安庆民歌小调,即流行于陕南地区的“蛮子腔”。

旧戏本

作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当代黄梅戏,实际上成熟于新中国建立之后,是安庆老一辈艺人努力的结果。建国前后的黄梅戏,都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当代黄梅戏的源头,只能追溯到当时既有的安庆民歌小调,而无需更远。事实上这种“跳跃式”的溯源,既不符合艺术传承规律,也没有太强的可信度。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600″ img_width=”511″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15350387262162529c13c12~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

近代安庆”皖剧团”大事略

民国时期的安庆”皖剧团”,筹办工作基本就绪。近年在安庆城内出土了该剧团的徽章,但尚未发现更详细的”皖剧”文献史料。由于抗战爆发,安庆”皖剧团”及其”皖剧”计划不幸夭折。相关文献资料较为稀少,有待进一步挖掘。

戏曲演员舞台扮装

由此可见,安徽、湖北的黄梅戏起源之争,根源在于日本侵略战争。如果没有日军侵华,安庆地区将创立自己的”皖剧”,其源头很可能来自现有的安庆民间小调,而非湖北的黄梅县。至少可以肯定,黄梅戏起源之争并非必然,而是偶然发生的。

经典戏曲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