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此文摘选自本人新著《商业的逻辑》第七章“能源安全与投资篇”,发表于 2015 年 3 月《中国经营报》,本文稍作改动。以下为全文:

“北国风光,千里雾霾,万里烟瘴,望长城内外,烟雾缭绕,大河上下,一片混浊。”这是人们对当今中国环境严重污染的悲叹与讽刺。

2015 年 2 月 28 日,柴静拍摄的雾霾调查纪录片《穹顶之下》播出。短时间内,该纪录片全网播放量破亿,引发激烈网络争论,成为引导全民关注雾霾、全民共同治理雾霾的重大事件。

姑且不论柴静在纪录片中引用的数据是否完全准确,单就这一举动,足以对世人发出警示,促使我们深刻反思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重视当前雾霾的严重程度,启发全社会采取行动消除雾霾,打响“持久治霾攻坚战”,并以此契机,切实推动中国能源革命,为实现中国梦夯实能源基础和生态保障。

作为在能源行业浸淫二十多年的资深人士,我认同柴静提出的“减少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天然气的使用量、逐步开放能源市场”这三个“减霾”观点。我还认为,利用可再生能源、推广节能减排、提高能源效率这三个极重要的减霾核心要点,在纪录片中并未提及。结合柴静的三个观点,再加上我提出的三个观点,统称为“治霾六要点”。

减少煤炭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在中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有极大比重。根据 2014 年 10 月 20 日中国发布的《煤炭使用对中国大气污染的贡献》报告,近三十余年来,煤炭一直占中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量的 70%左右,远高于 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 20%左右的平均值。进入 21 世纪,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煤炭使用量激增,从 2000 年的 14 亿吨增长到 2012 年的 35 亿吨, 12 年间增加了 2.5 倍;到 2013 年,我国煤炭消耗量已占全球煤炭消耗总量的 50.3%,分别为美国和欧盟的 4.2 倍和 6.7 倍。2016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13.3%,同比提高了 1.3 个百分点,其中,煤炭消费比重有所下降,但仍高达 60%。研究表明,中国煤炭使用对 PM2.5 年均浓度的贡献值约为 56%,其中, 60%来自煤炭的直接燃烧,40%由使用煤炭的重点行业排放。

严重依赖煤炭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沉重负担。

多用天然气

天然气是一种“准清洁能源”,其主要成分为甲烷,充分燃烧后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尽管天然气不可避免地含有少量杂质,燃烧也不一定充分,但产生的污染远少于煤炭和石油制品。中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应当减轻对煤的依赖,大力推进天然气的利用。相比之下,煤炭和石油分子结构复杂,碳含量高,氮、磷等杂质含量也高。美国环境保护署统计数据显示,使用煤炭发电,每兆瓦时电力产生二氧化硫 13 磅,氮氧化物 6 磅;而使用天然气发电,每兆瓦时电力产生二氧化硫 0.1 磅,氮氧化物 1.7 磅。在最近的雾霾天气中,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便是微粒物质。为产生 10 亿英制热量单位的能量,燃煤会带来 2744 磅的微粒物质,而天然气仅会带来 7 磅的微粒物质,前者是后者的近 400 倍。

近年,政府已重视对天然气的利用。 2004 年,西气东输正式投运,天然气市场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当时,国内天然气资源供不应求,《天然气利用政策》(2007)应运而生,以缓和供需矛盾。随着国内资源的大力开发和进口 LNG(液化天然气)、进口管道气的全面实施,中国天然气供需形势已有所改善。 2012 年 10 月,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新的《天然气利用政策》,明确提出“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这一目标的提出,清晰传达了国家对天然气发展的鼓励态度。《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还提出,到 2015 年天然气消费比重提高到 7.5%。 2015 年,我国天然气只占能源消费比重的 5.9%,未实现原定目标。《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天然气消费比重力争达到 10%。

推广应用天然气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一方面,天然气管网建设耗资巨大,有人甚至指出,全面建立天然气的储运系统和城市天然气配送系统的工程量不亚于重建中国的铁路系统;天然气在工业领域替代燃煤和重油,需要对现有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进行重大改造。“溃痈虽痛,胜于养毒”。燃煤经济的持续运行带来了巨大的环境成本,考虑到这一成本,燃煤经济在许多地方实际上已经是“非经济”(diseconomy)了。大力推广并利用天然气已势在必行。

逐步开放中国石油市场

柴静在纪录片中提到,燃油车油品不合格对雾霾贡献不小。这也表明了一个重要问题,即中国石油产业发展的“健康水平”堪忧,归根结底,是行业开放程度不够、市场化程度不高。

年来,中国“两桶油”作为国家石油的支柱,有力地保障了石油的可靠供应,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长期的行政垄断让“两桶油”以保证石油可靠供应为政治任务,导致其高层对社会效益重视不足。垄断的市场资源让他们在改善管理、科技升级等方面失去主动性和创造性。无论是国家能源管理者还是行业本身都意识到必须依靠市场的倒逼机制来完成这一目标。可反对开放石油市场的人士认为,中国石油行业已然是“产能过剩”,不宜再开放。石油行业关系到国计民生,开放市场会导致价格体系混乱,进而危害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

我认为,在如今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产能过剩”恰恰是政府不断干预微观经济、控制价格、设置门槛的苦果。要化解石油行业“产能过剩”问题,只能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垄断保护使落后、不完善的市场严重抑制了石油产业链上的各种有利于消除雾霾的积极性。

针对石油市场问题,国家也不断采取新的举措。自 2014 年 11 月下旬以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 8 个文件,开放了 24 项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下放 1 项定价权限。在这一利好政策下,中国民营石油企业跃跃欲试,其炼化加工能力逾 1.5 亿吨/年,从业人员逾 300 万。毫无疑问,建立健康开放的石油市场,将为它们提高管理能力、科技应用水平以及治理雾霾提供广阔的舞台。

积极发展清洁思想长存放眼量
放眼工业革命的浩瀚历程,任何创新技术的发展道路并非一蹴而就。1807 年,富尔顿设计的蒸汽船试航时,曾被嘲笑为“富尔顿的蠢物”;1814 年,史蒂芬森的蒸汽机车试车时,竟有人驾着马车与火车竞赛。传统能源的推广尚且如此,新兴能源的应用更非一朝一夕之功。
倡导绿色低碳,建设美好未来
推进绿色低碳消费、节约能源消耗是根治雾霾的重要手段之一。能源燃烧引发的空气污染,导致我国 40% 的国土受到酸雨侵蚀,上百座城市雨水的 pH 值严重偏低。若不采取有效举措,到 2020 年,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排放量或将分别超过 4000 万吨和 3500 万吨。对于一个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承载力弱、能源利用效率低的国家而言,节能环保、提升能源效率势在必行。
践行节能理念,提高能源效益
秉承“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大力实施节能减排,缓解能源消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耗总量,降低单位能源消耗。坚决淘汰落后产能,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无序增长。推动节能技术研发与应用,加强基础性和前沿性节能技术创新,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
在石油领域,将节油环保纳入国家石油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绿色节约的石油消费体系。依托科技进步和科学管理,优化产业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单位 GDP 石油消耗量和排放量的双下降。压缩高耗油产业,淘汰高耗能设备,大力发展附加值产业,推广先进工艺和技术。出台优惠政策,鼓励节油,规范高耗低效的石油消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打造低碳社会
2012 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 36.2 亿吨标煤,占全球能源消费的 20%,单位 GDP 能耗是世界平均值的 2.5 倍,美国的 3.3 倍,日本的 7 倍,高于发展中国家巴西和墨西哥。我国消耗 1 吨标煤产生的 GDP 仅为 14000 元,而世界平均水平为 25000 元,美国为 31000 元,日本为 50000 元。
2013 年 7 月发布的《2013 年 BP 世界能源统计回顾》显示,自 2009 年起,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连续四年位居世界第一。从数据可知,中国能源消费量和单位消耗量均处于全球前列,这种粗放的发展模式是雾霾问题的主要“贡献者”。
我认为,若不扭转能源消耗“量高质低”(能源消耗高,能效极低)的局面,我国的雾霾治理将遥遥无期。
从多维度着手,践行绿色战略
从国家层面,应群策群力,贯彻本届政府提出的“推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革命和全方位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的能源工作总要求,以及“节约、清洁、安全”的能源战略方针。从企业和社会层面,要从“市场”和“技术”双维度入手。“市场”即能源市场,通过能源体制革命,建立规范的能源市场,让市场手段贯通生产和消费,自动淘汰落后企业,激励创新突破,激发市场活力。“技术”即能源技术应用,将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与市场需求有效结合,以经济利益为杠杆,解决提高能效的难题。
为民而行,坚定治理
必须看到,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宣战雾霾,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坚决根治这一民生难题。2013 年,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宣示“要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作为铁腕治霾”;2014 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像对贫困宣战一样坚决向污染宣战”,安排 350 亿元环保资金用于雾霾治理,重点关注特大城市和区域,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国政府的重视和努力举世瞩目,外媒普遍评价:“中国政府正在以愈发严肃的态度对待环境治理”。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雾霾问题成因复杂,需要久久为功。曾国藩曾言,“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风波磨折,必有浮议摇撼。坚忍力争而后有济”。无论是燃气替代燃煤、大力发展清洁能源,还是提高能源效率、倡导绿色消费,都道阻且长,需要全社会不忘初心,坚韧不拔,共同创造一个洁净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