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的内容:

初中经典古诗文

七上第4篇《天净沙·秋思》

原文

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

马致远

枯藤缠绕老树,昏鸦归巢啼鸣;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沉,哀愁在心头;

天涯游子,伤怀断肠。

注释

1.枯藤:干枯的藤蔓。昏鸦:傍晚时分归巢的乌鸦。昏:傍晚。

2.人家:农家。此句表达了诗人对温馨家庭的渴望。

3.古道:废弃久远的古老驿道。西风:寒冷的秋风。瘦马:瘦骨嶙峋的马。

4.断肠人:形容极度悲痛的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

赏析

这首小令虽然篇幅短小,却描绘出一幅凄凉而富有诗意的秋日傍晚之景,抒发了旅居异乡之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内心的愁思。

一、景情交融,营造意境

全曲以景托情,通过一系列富有秋日特色的景象,勾勒出一幅凄凉冷清的画面,烘托出一种悲凉萧索的氛围。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都是秋日常见的景象,将作者的愁绪与秋景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悲凉之意境。

二、意象繁复,寄寓情怀

曲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古道西风、夕阳、瘦马等,这些意象不仅描绘出秋日景象,也寄托了作者的感情。枯藤缠绕着老树,象征着作者孤苦无依;昏鸦归巢,暗示着作者的漂泊无定;小桥流水人家,令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园;古道西风瘦马,表现了旅途的艰辛和孤独;夕阳西下,更增添了一层暮色苍茫的悲凉感。

三、情感真挚,感人肺腑

曲末句”断肠人在天涯”直抒胸臆,将作者的愁怀和思乡之情毫无保留地宣泄出来。这句诗情真意切,感情浓烈,读来令人动容。

语言锤炼的特色

马致远在遣词造句上展现了非凡的才华。首三句18个字,全部由名词和形容词构成,没有动词。各种景物的关联、动态和形态,都需读者根据意象的排列组合和自身生活体验去领悟。这种独特的用字手法,在文学史上可谓罕见。
与唐代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相似,马致远的用字手法同样简洁精炼,但其所容容量更为广阔。马致远用字简练至极,以最少的文字传达丰富的意蕴,这是《天净沙·秋思》艺术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悲秋情感的运用

马致远采用悲秋这一审美体验方式,抒发羁旅游子的悲苦情怀,使个人的情感具有了普遍的社会意义。
悲秋,是指人们面对秋景时产生的忧郁哀伤的情绪体验。秋景,特别是晚秋,常呈现冷落、萧瑟、凄暗之状,与黄昏、残阳、落叶、枯枝相伴,成为万物衰败的象征。秋景一方面带来生理上的寒冷,另一方面引发内心的悲哀之情。
宋玉开创了中国以悲秋为主要审美体验的伤感情主义文学先河,通过描绘秋日萧条之景,表达仕途失意的落寞。他将秋日的凄凉意绪喻为远行,”僚僳兮,若在远行”,”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可见,悲秋与悲远行在情感体验上有相似之处。宋玉之后,悲秋逐渐成为中国文人普遍采用的审美体验形式,并将其与身世之叹紧密相连。如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
马致远这首小令也不例外。尽管意象并不新颖,情感也不算新鲜,但其精练的艺术表现力,传达出中国文人一种传统的情感体验,由此获得了不朽的生命力,引起后世读者的共鸣。

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

《天净沙·秋思》堪称中国古典诗歌中最成熟的作品之一。虽然它属于曲体,但在诸多方面体现出中国古典诗歌的艺术特征,足见马致远对古典诗歌传统的高度继承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