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桃符?

《竹枝词》咏唱应时景,暗喻春日千里边。

家境虽寒未闻邸报,亦随人墨染年景安。

——明·王彦泓《竹枝词》

春联,是春日的请帖,更是新年独有的古老文化象征。穿梭于大街小巷拜年之时,欣赏着家家门上挂着的一副副透着墨香的鲜红春联,寒意犹在的节日,便暖意融融、红红火火了。

“同占芬芳,长相陪伴;雅兴相投,巧装秀饰。红光熠熠,岁岁报喜。”这则谜语的谜底正是“春联”。春联亦名“对联”,因常在春节悬贴,故取名“春联”。贴春联的习俗始于五代时期。据传五代后蜀国君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令学士辛寅逊在桃木板上写下了“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据说这就是我国最早的春联。贴春联已然传承千年,堪称源远流长。

清代《燕京时岁记》记载:“春联者,即桃符也。”王安石在诗中也留下“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样的佳句。不过也有人认为发现于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中唐朝人刘丘子所写的“三阳始布,四序初开”;当为最早的春联。孟昶的“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只能屈居其后。

明代陈云瞻在《簪云楼杂话》中记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挂春联一副,帝微行时探查。”明代“桃符”改称“春联”。因明清两朝对联受到皇帝的推崇与喜爱,故而过年贴春联的习俗才得以普及推广。

素手裁红纸,凝神对妙联。

墨香生陋室,清趣入新年。

——当代女诗人顾敏燕《写春联》

新春佳节,千家万户悬挂醒目的红春联,不仅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也颇具文化韵味,一派春意盎然。儿时,普遍都是手写的春联,墨迹如龙,风格迥异,各有千秋,寓意美好。

岁末更换桃符,家家都忙着书写春联。

贴在门户如同封户牖,荣比上等麒麟吉祥物。

众人称赞千金面容,同处一时风光无二。

葫芦照样画有葫芦形,只可惜沾惹了尘埃。

——清·岳钟琪《和玉千山人咏门神韵》

记不清从哪年开始,家中就摒弃了写春联的做法,转而购买春联过年。虽然门上依然贴着红彤彤的春联,但总感觉少了那代代相传手写春联的墨香。

楚天遥远无垠。亲书塞外军驿封封。

应说小儿痴绝,久不见、斑衣曳摆。

还将墨汁。自写春联张贴入册。

并书小字悬挂门前,明示以宁、谨谢访客。

——明·王彦泓《霜天晓角》

我们村里的春联大多出自三爷爷之手。三爷爷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家里贫寒,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幸运的是他小时邻近一位教书先生,经常帮老先生担水拾柴禾,老先生怜惜他老实本分,冬闲时就教他识字。他还读完了教书先生的藏书。虽无学校濡染,却有读书人风骨。

春节老先生书写对联,三爷爷就为老先生抻对子。他聪颖好学,将老先生那手古朴大气的颜体和苍劲有力、笔走龙蛇的行书字习得炉火纯青,还能出口成联。据说,有一次他摹写了先生的一副喜联“双飞都是关雎鸟,并蒂常开连理枝”;连先生都没有分辨出哪一副才是自己所写。

老先生还将那快如流水的珠算手法也传授给了三爷爷,因而三爷爷后来长年在生产队担任会计。年年春节,三爷爷为村里人书写对子,再忙再累也绝不推诿。本村的对联他写,外村的人托亲戚告朋友也求他代劳。写春联是三爷爷一年当中最忙碌的时候。

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降临在除夕时。

半盏屠苏尚未来及举杯,灯前手书春联。

——宋·陆游《除夜雪》

三爷爷的“工作室”是生产队的记工分的地方,一般都会从腊月十六开笔,一直忙到大年三十贴对联。

三爷爷写对联有几点令我印象深刻:他裁红

读过这些格调高雅的春联,村里的父老无不赞叹。有一年是农历虎年,三爷爷集结毛泽东的诗句为联:“独有英雄驱虎豹,敢教日月换新天”。县里一位干部带领剧团到村里演出,见到了这幅春联,赞不绝口。当年,三爷爷为了鼓励我认真学习,给我赠送了一副对联:“若不抛弃执念,终将满腹苦痛;各自忍耐艰辛,最终名扬四方”;可惜的是,这幅对联后来遗失了。

十二月生意兴隆。春暖花开,生机勃发。

新年更换桃符,天地焕发生机,柳树也变得生机盎然。

——清·顾太清《柳枝词》

春联,承载着中华文化,洋溢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底蕴。可谓:“两句囊括天地,一联承载古今”。在春联中探索:这里有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有唐诗宋词的诗情画意,还有那挥之不去的浓郁乡愁……

作者

朱少华,莒南县人,中学高级教师。爱好写作。教学论文、散文随笔、诗歌、剪纸等作品,发表于多家报刊及网络平台。曾多次在征文及网络文学作品大赛中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