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年间,皇城宫阙中一直设有暖室,用于培育蝈蝈。每当设宴,蝈蝈鸣声不绝,为宴席增添几分喧闹气氛。值得注意的是,宫中的蝈蝈用锦囊或绣笼存放,而民间则普遍使用葫芦。

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载:蝈蝈“能度三冬,以雕作葫芦,银镶牙嵌,贮而怀之……清韵自胸前突出。有关资料显示,早在清前期,民间饲养鸣虫以及冬日赏玩鸣虫的习俗已传入清宫紫禁城。

康熙皇帝在一首诗中认为,无论如何也无法使天然的秋蝈蝈活到第二年的暮春。宫中的蝈蝈一般都在暖室里培育。

那么,蝈蝈是否能够越冬而不死亡呢?赵县许多民间饲养蝈蝈的高手都能做到这一点。

蝈蝈与蝗虫形似,但翅短腹大,夏秋多见于田野,雄性蝈蝈鸣叫声亮。我们河北赵县人不称其为蝈蝈,而是称之为“蚰子”,并喜爱捕捉雄性蝈蝈,将其喂养在笼中,聆听它们的鸣叫声。

夏秋两季,从野外植物丛中捕捉蚰子,将其养在笼中,悬挂在庭院内,并喂以青菜数片或瓜类的雄花。晚秋及入冬天气变冷后,取扁圆形小葫芦,开口去除内瓤,将蚰子放置在葫芦内,抱在怀里或放在火炉附近温暖处,以确保其越冬而不死亡,从而能够持续听到它们的鸣叫声,为萧瑟寂寥的冬日增添一丝乐趣和情趣。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338″ img_width=”5

长者孟澍森追忆:“有人相传饲喂丹砂可以令蚰子越冬存活。我们赵县之人未曾见过饲喂丹砂者,倒是有人喂以新鲜肉类。但饲喂鲜肉非寻常百姓所能为。冬天里人们通常喂养大白菜嫩叶,大白菜是百姓们越冬的常备菜肴。”

为了让蚰子能够越冬,入秋之际需捕获体色鲜绿者,主要观察其头部颜色。鲜绿色者年幼,呈现微紫色者已经衰老,年幼者多能越冬。

往昔,进入寒冬,田园空旷寂寥,农人们无事可做,当太阳暖和之时,一些年长的农民,怀揣着装有蚰子的葫芦,坐在向阳墙根晒太阳闲聊,经阳光照耀,怀中的蚰子便会鸣叫起来,一只鸣叫,其它的也会附和,一片祥和安逸的农家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