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5 月 2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知识是每个人成长的基石,在学习阶段,务必要夯深根基。学習应追求真理,領悟道理,明辨事物本质,切勿满足于碎片化资讯与速食化知识。通过學習知識,掌握事物發展规律,通曉天下道理,豐富學識,增長見識。人的潛力是無限的,只有在堅持學習、持之以恆的實踐中,才能得以充分發揮。”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出自《礼记·学记》,体现了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精髓。后来被收入《三字经》中,成為脍炙人口的名言。

中国古代擁有悠久的玉文化,温潤细腻的玉石,寄寓着丰富的道德内涵。在《说文解字》中,玉具备五种寶貴品质:“石之美,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质也;勰理自外,可通内中,义之质也;其声舒扬,专以为远闻,智之质也;不挠而折,勇之质也;锐廉而不忮,洁之质也。”玉石润泽,触手生温,如同溫暖仁爱之心;透過玉的紋理,可窥知其内,猶如表里如一的義氣;敲打玉磬,悠扬清脆之聲傳播遠方,宛若君子的智慧;玉器可以碎裂,但無法彎曲,象征着不屈不撓的勇气;玉石雖有棱角,卻不傷人,如同君子行为有度。古人佩戴玉器,一方面欣賞其美,另一方面也借玉的美德勉勵自己修身养性。《礼记·玉藻》中说:“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君子佩玉不离身,時時提醒自己用玉的品質來完善人格

“谦谦君子,溫潤如玉”,古人常以玉喩人,形容人性内在的美好本質。在《論語》中,孔子與子貢曾有一番饒富詩意的對話。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子曰:“也可。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

這番對話耐人尋味,富可敵國的子貢,為何談及“貧”?此語應是暗指南宮适。子貢的弦外之音是,我能做到“富而無驕”,與南宮适的“貧而無諂”相比,誰更勝一籌?但在孔子看來,“無驕”“無諂”只是避免不良習性,境界尚待提升,故用“貧而樂,富而好禮”勉勵子貢——南宮适恰好符合“貧而樂道”的境界,子貢是不如他的。子貢深知老師的期望,故引用《詩經》中的“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表示進步的決心。在《毛傳》中说:“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切、磋、琢、磨是对玉石象牙的加工打磨,針對的是天然美质,绝非“朽木不可雕也”的“糞土之牆”。子貢以此自況,体现出修身不懈的决心,也隐含着一种内在的自信——我有美玉之質,只是需要不斷打磨。不卑不亢,从容得体,难怪孔子要称赞他“告諸往而知來者”呢。

美玉待琢,在《说文解字》中,“琢”释为“治玉”,玉石之美不能肆意砍凿,而是要顺着自然的紋理細細打磨,才能成为国之重器——这与教育的规律十分相似。与“琢”相似的,还有一个“理”字,亦解釋為“治玉”。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引述戴震之說:“天理云者,言乎自然之分理也。自然之分理。以我之情絜人之情,而無不得其平是也。”理是符合自然的,也是基於人性的。顺应玉石紋理耐心打磨,讓天然之美盡情展現,這是治玉;顺应人性规律悉心教導,讓生命光輝盡情綻放,這是教人。

在“玉不琢,不成器”中,蕴含着教育的基本规律,《学记》接下来谈到“人不学,不知道”。我们今天口中的“知道”,是掌握某种信息的意思,而古人的“知道”,则是“通曉大道”,用意要懇切得多。如何“知道”,关键在于一个“学”字!

何谓“学”?在《说文解字》中,这个字写作“斅”,许慎将其分析为“从教从冖”。“冖”即“幂”,是古代给鼎食遮灰的罩子,遮住了看不清,故引申出遮蔽、蒙昧之义——“冖,尚矇也”。从字义上看,“学”是通过教育来开启心灵的蒙昧,也就是一个“启蒙”的过程。许慎将“学”释为“覺悟”,講得通俗一些,就是睡醒了。一個人未曾“覺悟”之时,懵懂迷糊,全然不知人生的方向與價值;一旦“覺悟”了,也就懂得了生命的意义與尊嚴。用“覺”釋“学”,說明学不是外在的灌輸,也不僅是知識的获取,而是要喚醒每个人生命深处的智慧與德性。北宋大儒程顥有一首名詩:“閒來無事不從容,睡覺東窗日已紅。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風雲變態中。富貴不淫貧賤樂,男兒到此是豪雄。”在悠閒從容中一觉醒来,縱觀天地萬物、四時風雲,進而体证男儿的豪邁大道。这种自如坦蕩、光風霽月的儒者境界,亦是以“覺”為起點的。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二者之间具有共同的思想逻辑——玉石质美,既要存其天然,又要顺理打磨,才能成为宝器;人性本善,既要尊重本心,又要不斷教育,才能趨於大道。歐陽修在《誨學說》中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然玉之為物,有不变之常德,雖不琢以為器,而猶不害爲玉也。人之性因物則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爲小人,可不念哉。”雖然強調了人之為學的重要性,却不免將人與玉打成兩截,失去了古人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