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三伏天”:为何炎夏酷暑称其为“伏”

俗话说“三九严寒,三伏酷热”。夏季“三伏”是一年中最炎热难熬的时段。入伏后,因烈日炙烤,天气潮湿闷热,让人感觉喘不过气,食欲不振。这种酷暑难耐的恶劣气候也被称为“苦夏”

“伏”的字形最初像一个人低头的姿态。这个字起初与夏季毫无关联,反倒与冬季密切相关。冬季天寒地冻,人与动物为了抵御寒冷,都会藏身避寒。

酷夏难耐的天气让人生懒惰乏力,一动都不想动。日复一日的只想伏在阴凉处,所以“伏”也有着藏伏、趴伏的意思。

每年的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约在公历7月中下旬至8月中下旬,是一年当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时期。由于夏日阳光辐射增强,大地释放的热量远少于吸收的多,导致空气中热浪滚滚。再加上持续降雨和蒸腾作用的影响,空气变得更加闷热难耐,形成“上蒸下煮”的恶劣天气。在如此湿热的天气下,人们只想躲在阴凉处,伏在席上不动。

古人认为世间万物皆有阴阳之气,这一时期,阳气最盛,阴气被迫躲藏于地下,人畜也待在室内避暑,仿佛都藏起来了。所以将这段时间称为“伏天”。再根据炎热程度的不同,划分为三个阶段,即“三伏天”

古代盛行“干支纪日法”,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组合起来,组成六十个不同的名称循环记录日子。尽管看起来复杂,但实际上与我们现在通行的“星期纪日法”相似。不同之处在于,一个庚日循环需要十天,一个星期则只要七天。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715″ img_width=”719″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b429bc330d1c44c687bc5aad38ae793f~noop.image

初伏之由来:庚金主变,阳盛转衰
《说文解字》中,“庚”意为变革更替。庚属金,为阳金,阳主气化,阴主成形。当阳火盛极而衰,万物由盛转衰,故先民选择庚日作为三伏之始,以体现天道之变迁。

2022年三伏日期:
初伏:7月16日~7月25日(共10天)
中伏:7月26日~8月14日(共20天)
末伏:8月15日~8月24日(共10天)

三伏时节:忽晴暴雨,注意防暑防雨
三伏期间,天气变化无常,忽明忽暗,故有“片云即雨”之谚。北方也会出现暴雨,称为“伏汛”。三伏时节不仅要做好防暑措施,还要注意防雨,避免淋湿受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