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普通玩家还是发烧友,在选购鼠标时都会遇到同一个疑问:“两款性能相近的鼠标,为何价格差异如此之大?”影响鼠标好坏的因素,真的只是传感器性能吗?当然不是,今天我们就来深入了解鼠标内部的玄机吧~

外壳

一个鼠标的第一印象就来自外壳。虽然鼠标外壳大多采用塑料材质,但模具设计对用户手感的影响却至关重要。例如,雷蛇太攀皇蛇、卓威FK2和赛睿Sensei RAW等左右对称的鼠标,可以提供更一致的操控体验,也能够满足左撇子玩家的需求。

而雷蛇炼狱蝰蛇、微软IE3.0和罗技G502等符合人体工学设计的鼠标,显然拥有更好的握感,长时间使用也不会感到疲劳。从材质工艺来看,有光面的、磨砂的、类肤质涂层的等多种选择,对于手感也会有一定影响。

外壳主要包括上盖、下盖、左右键、滚轮,以及螺丝、脚垫等小配件。有的左右键采用分体式设计,一般来说手感更明确,但成本也更高,对模具精度要求极高,否则会导致左右键差异大、空键程、双响和粘键的问题。

一体式按键在外观上更美观,但手感会受到外壳弹性的影响,一般会更硬、更闷,不过更容易做到均匀,也不容易进灰。

像Finalmouse这样的厂商对鼠标重量有着极致的追求,鼠标外壳能打孔的地方都打孔,对于轻量化操控玩家来说,减轻重量才是硬道理。

PCB

拆开外壳就能看到鼠标内部的PCB板,这也是鼠标的核心部件,上面布置着鼠标的各个关键元件。最中央的是光学传感器,也就是引擎,旁边是编码器(滚轮)、微动开关(左右键),

如果有侧键,就会有更多的微动开关,而带RGB的鼠标还会额外增加灯光组件,还有晶振、电阻、电容等元件,功能越多、方案越奢华的鼠标,内部看起来就越复杂,但PCB本身对鼠标性能影响不大。

微动

左右键下面的微动开关,对点按手感有非常明显的影响,如果你是比较发烧的游戏玩家,那更会追求手感出色的微动。

在微动开关品牌中,欧姆龙、Cherry、Zippy、TTC、凯华、韩国IC和松下是最常见的。像赛睿和雷蛇等品牌现在已经开始自产微动了。

以欧姆龙为例,因为型号和开关的颜色对应,所以有白点、红点、绿点、灰点、蓝点等多种选择,产地分为国产和日产。国产一般用的是银合金触点,日产多用金合金触点。一般微动型号后面都有(10M)(20M)的标识,表示其点按寿命,M(illion)是“100万”的意思,20M就表示有2000万次的寿命。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298″ img_width=”462″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RFzYwj02hn0yhq~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118235&x-signature=B36B%2FYRThGCSSDCbXCh8n2BOxSs%3D” web_uri=”pgc-image/RFz

D2FC-F-K蓝点微动堪称长寿,按键寿命达到惊人的5000万次,如海盗船GLAIVE鼠标采用的正是此款微动。值得注意的是,鼠标双击问题并非品牌专属,而是与微动开关有关。雷蛇早年被戏称为“双击蛇”颇为冤枉,实际上其他品牌也存在双击问题。早期罗技选用Zippy微动以其寿命著称,因此出现双击概率较低。

微动损坏后自行更换成本不高,一枚微动仅需几元钱,自己动手轻松解决。大部分微动焊接在PCB上,但华硕Pugio等少数鼠标采用插拔式微动设计,方便用户自行更换。

▌编码器

鼠标微动具备不同的手感和寿命,而滚轮同样如此。不同于微动,滚轮的信号源自编码器。滚轮编码器可分为机械式和光栅式。

机械式编码器的原理相对简单,刻度滚轮驱动转盘,转盘上的触点与底座触点接触,产生通断信号,带来明确的机械刻度感,手感良好且精准度较高,但缺点在于寿命较短。

早期机械式编码器的寿命仅数十万圈,而现在已提升至500万圈以上。常见的制造商包括:ALPS、Kaith、TTC、凯华、华诺等。

光栅式编码器使用红外信号检测滚轮运动,不与滚轮本身接触,优点在于稳定性高、寿命长,但手感通常不及机械式编码器(取决于制造商的调教)。

▌MCU

MCU是鼠标的微型控制单元,负责运算和数据传输。它决定了鼠标回报率以及数据传输的稳定性。例如,如果你的鼠标支持1000Hz回报率,则表示MCU每1ms发送一次位移数据。

某些鼠标尽管提供最高1000Hz回报率,但由于处理性能薄弱,导致使用中反而出现不稳定情况。在此,我们推荐使用MouseTester软件,它能够对鼠标进行全面的性能测试。

常见的MCU制造商包括意法半导体、SoNiX、Holtek、Freescale、NXP、SunplusIT、Cypress等。在overclock论坛中有一份“GamingMouse MCU List”列表,列出绝大部分鼠标所使用的MCU。

MCU的性能与鼠标的精度和稳定性息息相关,性能不佳会导致跳帧、卡顿、失灵等问题。对于一般用途的鼠标,此类问题较少发生,因此人们往往更注重传感器的性能。

▌传感器

传感器即鼠标的引擎,顾名思义,它具有类似跑车引擎的作用,决定了鼠标性能的上限。传感器类型包括光电式、激光式等。

光电式传感器的原理

光电式传感器是一种利用光学技术来检测鼠标位移的传感器。它通过一个发光二极管将光线投射到接触面上,然后由一个CMOS传感器接收反射回来的光线。传感器内部的DSP会比较处理这些图像,并计算出鼠标的位移。

以下是一些鼠标传感器的重要参数:

DPI和CPI

DPI是每英寸点阵数(Dots Per Inch)的缩写,它指的是鼠标传感器每英寸移动检测到的点位数量。CPI是每英寸计数(Counts Per Inch)的缩写,它指的是鼠标传感器每英寸移动检测到的计数次数。

对于不熟悉鼠标引擎型号的朋友,可以将6400DPI作为一个中端的标杆,以便了解鼠标的性能定位。

刷新率(采样率)

刷新率(采样率)是指鼠标传感器每秒检测接触面的次数,單位為FPS。刷新率越高越好,因为在高速移动时可以减少丢帧的发生,6000FPS可以作为入门级的门槛。

响​​应高度(LOD)

响应高度是一个容易影响使用体验的参数,它决定了鼠标在抬高一定距离后停止响应。目前很多鼠标允许用户自行设定抬升高度。鼠标的LOD过高,可能会导致光标在移动时发飘的现象。

IPS和G值

IPS和G值决定了鼠标传感器在高速移动时的识别上限。超过标称数值,鼠标将失去精度。

平滑修正(Smoothing)

平滑修正是一个游戏玩家比较看重的参数。低性能的鼠标由于采样精度较低,可能会产生抖动。为了弥补这一缺点,一些鼠标会通过平滑修正来让光标移动轨迹趋于平滑。平滑修正也会带来更大的延迟以及微操作细节的损失。

▌附加功能

为方便鼠标在不同平台和场合使用,一些高端鼠标集成了板载内存功能,即便不安装驱动程序也能使用之前保存的配置。

有线鼠标有时会感觉不够自由,所以各大品牌都开始推出无线鼠标,它们内置了无线模块和电池,进一步提升了使用体验。但这也导致了无线鼠标普遍比较重。

鼠标作为一个小小的外设,其讲究却不少。不同的鼠标各有优缺点,没有完美的鼠标,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那么,哪一款鼠标是你最喜欢的呢?

戳图片传送至往期精彩

喜欢我们的推送别忘了点一个顶

向亲朋好友推荐一下我们的文章

或者赞赏一下

我们下期再见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