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人类告别茹毛饮血,学会钻木取火品尝熟食以来,始终对美食念念不忘的中国人持续探索烹饪领域。夏商周时期,扬州人民的先祖们已善于善待生活,今仪征破山口出土的青铜鼎等器物表明,古扬州人在这一时期掌握了用器烹煮,享用熟肉与美酒。

或许正是生活优渥的缘故,扬州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之一淮扬菜的发源地。而兴盛于两宋、受明朝开国皇帝青睐的淮扬菜魅力何在呢?

清代《淮安府志》记载:“涉江以北,宴会珍错之盛,淮安为最。”而明代《扬州府志》也对淮扬菜的精致有生动描述:“扬州饮食华侈,制度精巧,市肆百品,夸示江表。”近代国宴也以淮扬菜为主,其中一道将食材发挥到极致的菜肴——文思豆腐,不得不提。

淮扬菜始于春秋,兴盛于明清,素有“天下至味”之称,注重食材原味,口味清鲜咸甜适中,制作摆盘精细,一道文思豆腐上桌就是一件艺术品。而这其中出类拔萃的文思豆腐,原本软糯的豆腐竟被厨师切成丝如发丝般漂浮在金汤中,纯白与鲜红的火腿丝宛如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让无数人惊叹中国美食的神奇。

要知道,豆腐诞生于西汉,初称“福黎”,早期的豆腐口感不佳,直到后人不断改良才成为如今常见的模样。由于地域差异,豆腐又分为南豆腐和北豆腐,南豆腐用卤水少,质地细腻水含量高,而北豆腐则较老,含水量更低,但豆乳味道更浓郁。

那么,文思豆腐选用的是食材原味更重、质地更凝硬的北豆腐吗?

恰恰相反。

文思豆腐的主食材是更软糯易碎的南豆腐。而且,文思豆腐不仅仅使用南豆腐,还要剥去豆腐的老皮,只选用其中最嫩最软的部分,在案板上用菜刀飞速切细后放入水中,细如丝、如烟的豆腐丝立刻在水中飘荡。要做到软而不断,柔而不烂,不仅是对豆腐质量的要求,也是对厨师刀工的考验。因此厨师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当你能做出三分之一的文思豆腐时,你便达到了一名好厨师的标准。而要做到这一步,至少需要十年的苦练。

文思豆腐是传统淮扬菜,相传由清朝扬州僧人文思和尚所创。俞樾在《茶香室丛钞》中记载:“文思字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可见,当时的文思和尚善于制作豆腐羹,口味清甜。后人模仿其做法改进菜肴,便都称为文思豆腐。

关于文思和尚善于制豆腐羹的传说颇为有趣:据说文思和尚出家前是清朝御厨世家的子弟,因与家族理念不合且志在求道而离家云游。最后在天宁寺住持的点化下皈依佛门。剃度时看到自己散落在地上的头发,不禁感慨自己终于摆脱了三千烦恼丝的烦恼,得到了片刻安宁。住持却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说:“人间的烦恼愁苦又岂止三千?”

文思和尚有所顿悟,回到禅房闭门三天三夜,最后端出一碗文思豆腐。碗中的汤水中浮着一块软糯纯白的豆腐,众小和尚不解其意。只有住持看破其中的玄机,拿起一旁汤勺轻轻触碰了一下那块看似完整的豆腐块。

小和尚们这才发现,整块看似完整的豆腐竟是由无数豆腐丝组成。只因下刀的人刀走如风,不差分毫,保持了豆腐原貌,所以才看起来完整如初。

住持看着那如同头发般细细飘荡在汤中的豆腐丝,双手合十,赞叹文思和尚的聪慧与通透。后来,文思和尚的豆腐便名扬天下,后人采纳其做法加以改良,才有了今天的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成为淮扬名菜之一,作为中国四大菜系特色菜,承载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与历史沉淀。文思豆腐的主要食材之一豆腐,具有极高的蛋白质和营养价值,被誉为“植物肉”。在高超的烹饪技艺下,豆腐可以变成风味独特的菜肴,不仅如此,易于消化的豆腐也是中老年人和儿童的理想选择。

如此健康且不会增肥的食材逐渐出现在减肥人群的食谱中。无数无肉不欢的食客在看到豆腐制成的素肉后,无疑是开启了味蕾的新世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豆腐富含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能满足人体大部分营养需求,此外还具有降血脂、保护毛细血管的作用。如此健康养生、经济实惠的食材,堪称大众标配。

文思豆腐的主要食材尚且如此,其他配菜更是锦上添花。爽脆鲜嫩的冬笋,肥美多汁的香菇等都是文思豆腐不可或缺的点睛之笔。讲究食材本味的文思豆腐中,味道浓而不腻,鲜美中带着食材本身的清香甘甜。

正如同道法中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与现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