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大年初四,应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春代表春之伊始,古人根据四季,将每个节气期分割为六个段落,每个季节的初段落均有“立”字,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标志着季节变换

“春节”一词本意为“春之节日”,为何与立春或春分等节气不相重合呢?立春时而早于春节,时而晚于春节,乃至有时相差十余日?如2018年立春为农历腊月十九,距春节有12天;2019年立春节夕,即大年三十;2020年在春节后的正月十一日,临近元宵

农历中有的年份甚至无立春,俗称“寡妇年”。即该年自年初一至年末为立春,如2002年、2005年、2008年、2013年、2016年、2019年等均为“寡妇年”

一年四季及二十四节气,乃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依季节变化而设定,其依据为“斗转星移”天象。换言之,古人发现北斗七星周年绕北极星旋转,其勺斗指向与四季变化紧密相连。于是,根据北斗指向的变化,设定了24个节气

北斗勺斗指向寅位者为立春。“寅位”者,乃以十二地支表示之方位。“地支”者,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字代表十二方位,宛若今之24小时钟表面盘。子者,正北方;卯者,正东方;午者,正南方;酉者,正西方;寅位者,即东北方。立春乃一年四季中第一个季节——春季之首,代表春季开篇。春季为万物复苏,万象更新之季,自此立春之时,大地复苏,暖意自寒冬中重现人间,万物焕发新生。何以如此?乃因日地关系而然

地球距太阳约一亿五千万公里,太阳表面温度约6000K,此乃光球层温度,人眼所见之太阳即主要为光球层;太阳光球外尚有色球层与大气层,此二层人眼无法观测,但温度却远高于光球层,色球层顶约两万K,而大气层即日冕之温度可高达200万度。

太阳一刻不停地将光和热以电磁辐射的形式传递给地球,孕育着万千生灵。但因地球自转轴倾角为23.44度,故地球自转赤道与公转黄道并非处在同一平面上,如此,太阳自黄道直射而来的阳光,将在赤道附近南北往复移动

由此,在南纬23.44度至北纬23.44度间,围绕赤道形成宽46.88度的太阳直射游移带,此界限称为南北回归线,阳光直射至回归线后即会返回,往另一回归线游移,周而复始,一个行程即为一年

因太阳直射范围之变化,地球上每个区域遂形成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人们将每个季节划为6个阶段,即24节气。每个季节的第一个节气皆以“立”名,代表着开启之意。太阳直射处能量最强,故最热,即为夏季;反之,距离太阳直射最远的区域即为冬季;夏冬之间的位置,即为春秋

北斗七星绕北极星转一圈的时间,恰好与地球绕日转一圈的时间一致,故北斗与春夏秋冬相得益彰,互为呼应。古人有如观测钟表,通过观察北斗勺斗指向,即可知悉时令。“勺斗指向寅位”为立春,或“勺斗指东,天下皆春”之说,仅适用于北半球

中国地处北半球,而古人并不知晓地球之广大,不知尚有南半球,故以为天下皆然。实则南半球的一年四季与北半球相反,当北半球夏日炎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南半球却处于距太阳直射最远之际,故为冬季

立春节气

地球公转一圈实际天数为365.242193天,为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在2月份减去2天,让2月份成为28天。这个调整后,一年总天数变为365天。这样一来,每年仍会少约0.242193天。为了弥补这一差额,人们采用“四年一闰”的规则,在闰年二月增加第29天,使闰年的总天数变为366天。

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即使这样,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天数也不完全吻合,因为“四年一闰”仅弥补了1天,但每年实际上短少了约0.242193天,四年累计短缺约0.968772天。为了解决这一细微差异,人们提出了“四年一闰,百年不闰,四百年再闰”的策略。这意味着,每过400年会少算3个闰年,相当于减少3天,以弥补此前累计的误差。按照这个规则,只有那些用400整除的年份才是闰年,如2000年是闰年,而2100年、2200年、2300年都不闰,而2400年又是闰年。

由于一年四季和二十四节气的划分依据是太阳照射在地球某个位置决定的,因此只有通过观察地球与太阳的相对位置变化,才能确定某个时间属于哪个季节或节气。而记录这种位置变化的历法就是阳历,也即是太阳历。

阳历能够准确记录太阳在回归线的运行规律,这样,24个节气在阳历日历上每年都是固定的日期,如立春一般在2月3日或4日,春分在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清明在每年4月4日或5日等等。

如果古人将北斗七星作为时钟的指针,那么每年几乎都是在同一位置立春,这与太阳历的偏差就非常小了。那么,为什么中国春节不将这一天当做正月初一的春节呢?这是因为中国古代使用的历法并非太阳历,而是阴历。

历法是由人类根据天象变化制定的计时方法,目的是满足日常生活中的计时需求。如果中国古代以北斗七星斗柄指向确定历法,那么有可能会将立春这一天定为正月初一。但实际上,中国古代一直沿用的是阴历,阴历是以月亮的月相变化为依据来确定一个月的,每当月亮经历一次阴晴圆缺的变化,就称为一个月。由于月亮也被称为太阴,因此以月亮为依据确定的历法就称为阴历。

阴历并不是按照地球与太阳的关系来确定的,而是由月亮的阴晴圆缺来决定的。月亮绕着地球公转一圈,就会有一次阴晴圆缺,月亮公转周期为27.32天,也就是27.32天绕着地球转一圈。

地球也在自转和公转,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月球对应地球某一点完成公转一周,实际上需要29.53天,这 называется月球自合朔。这样一来,阴历的月份就是按照月球圆缺一次的时间来确定的,即29.53天,按照这个规则定一个月,每月就分为29天或30天,一年12个月只有约354天。

这就与阳历差了11天多,一年一年地相差下去,当然会越来越无法与季节对上。不仅对不上季节,而且过了17年,就会差了187天,都差半年多了,这样不就导致季节颠倒,原本夏天的月份变成冬天了吗?

古人发现了这个问题,阴历一年与北斗七星转一圈的时间不一致,而且与农耕季节完全不对应。为了能够与太阳历相对应,古代天文学家们提出了阴阳历,方法是将置闰法加入到历法中,如19年7闰法,即在19个阴历年中加入7个闰年,闰年就多加上1个月的时间,这就有了阴历的闰年,闰三月闰八月的由来,每过几年就要闰一个月来弥补阴历年与一个回归年的时间差。

后来,这种历法被称为“夏历”,1970年,国家将夏历改为农历,沿用至今。这样的历法确定的春节当然就无法对应到立春了。

虽然春节这天很少是立春这个节气,但毕竟是春天来临的季节。由于阴阳历,也就是农历采用几年一闰的办法,这样农历的春节就一直保持在立春前后不远的时间。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742″ img_width=”1111″ mime_type=”image/jp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qvj2lq49k0/314804fa80a547948e162d9983e0ad28~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496483&x-signature=heY6LyfqIYeM%2BdsdmC6c0tjl9AI%3D” web_

古人制定阴阳历,也就是现在的农历,旨在与农时节气相匹配。这仅是为了校准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差异,对普通人而言,根据农历日期无法准确计算特定节气的时间。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万年历唾手可得,轻松查阅农历与阳历的对应关系以及节气。

阴历 或阴阳历在预测海潮方面仍有一定价值。地球上的主要海潮由月亮和太阳的引潮力引起。通过观测月相,可预测大潮和小潮。一般而言,在满月和朔月期间,月亮、太阳和地球大致位于同一条直线上,引潮力叠加,导致大潮;在半个月亮期间,月球、地球和太阳接近90度角,相互抵消一定程度的引潮力,从而形成小潮。

农历 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因此通过农历日期可知当前是大潮还是小潮。这对出海捕捞工作可能有一定帮助。在现代科学技术发达且天气预报准确的情况下,依靠历法预测潮汐已失去大部分意义。

当下,年轻一代普遍使用公历(即阳历)。如果突然问起阴历的日期,恐怕多数人难以作答。若非国家规定了许多农历传统节日为法定假日,年轻人可能鲜少关注这种历法体系。就像被不断“抢救”的所谓“瑰宝”般,农历或将最终成为一种文化遗产。

各位对此有何见解?欢迎阅读、讨论和分享。

时空通讯原创版权,转载或抄袭均属不道德行为,请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