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在中国过年时要贴春联?有何寓意?

文/

春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融合了中华文化和民俗,又称作桃符、门对、春贴或对联。贴春联的习俗源远流长,可追溯数千年前,最初起源于桃符,与门神一同使用,寓意保家护宅。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桃符首次出现。百姓在春节期间会在门两侧挂上桃木片,上刻着“神荼、郁垒”四字,代表古代的门神。

古人对未来充满了期盼,期望一切平安顺遂、家人健康。他们会将刻有神荼、郁垒名字的桃木片挂在门边,以此来护佑家宅。

据记载,最早的一副春联出自一千多年前的五代时期,由后蜀主孟昶创作。当时正值春节,他请学士辛寅逊书写桃符,不满意后,亲自书写了一副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并悬挂在门上。

孟昶所创的这副春联,对仗工整、用词准确,在中国楹联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此后,民间纷纷效仿,在桃符上书写对联,表达对新年的希冀与思念。

直至宋代,春联仍被称为“桃符”。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里的“新桃换旧符”指的就是桃符。

随着纸张的问世,桃符逐渐由桃木片改为纸质,人们将对联书写在红纸上并贴在门上,不仅增添了喜庆氛围,也传达了新年的祝愿与期盼,至今成为过年时不可或缺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