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灵顿的“风城”和新西兰的“绿色经济”
惠灵顿,被誉为“风城”,常年刮着七、八级大风。无论狂风如何肆虐,人们在户外行走都不会感到风沙扑面。新西兰其他城镇也普遍绿意盎然。蓝天白云,碧水清波,草地与森林随处可见,仿佛置身于一个偌大的花园。
这些草地和树木不仅美化了环境,更成了“世界花园国家”新西兰的经济命脉。新西兰每年出口额约200亿新元,其中一半来自牧场和森林,堪称“绿色经济”。
蓬勃的旅游业
与“绿色经济”相辅相成的是新西兰蓬勃发展的旅游业。该产业年产值超过80亿新元,创造了超过20万个就业机会。许多旅游项目围绕环境展开,包括田园度假、海上冒险、湖上垂钓,甚至激流皮划艇或快艇运动,让游客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
牧业焕新:改善草场和“围栏放牧”
19世纪40年代,英国移民发现了新西兰宜人的畜牧气候,引进了绵羊和乳牛。早期畜牧业主要依靠天然草场,但草的营养成分低,产量不足。新西兰人决心通过杂交改善草场。
除清除杂草和灌木外,他们还引进了三叶草和黑麦草。三叶草的根瘤菌能固氮,为黑麦草提供充足的养分,提高草场产量。这两种草都是多年生植物,繁殖能力强,一次播种可生长数十年。由于牧草营养丰富,新西兰牛羊无需额外的饲料。
新西兰还创造了独特的“围栏放牧”方法。他们用木桩和铁丝围成一块块小草地,其中一些铁丝网通电。将牛群和羊群轮流放牧,牛先吃高草,羊再啃低草,充分利用草场资源。目前,新西兰每公顷草场平均可养8只羊,远远高于其他牧业国家。
森林资源:人工林的崛起与可持续发展
森林资源也是新西兰“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面积达790万公顷,占全国面积29%,其中自然林面积为640万公顷,受法律保护。其余为人工林,主要种植辐射松等速生树种。
新西兰在二战后开始种植人工林,以安置退伍军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人工林面积已占全球33%,仅次于智利。人工林不仅保护和改善了环境,也成为世界木材日益短缺背景下的一笔巨大财富。新西兰木材年出口额高达26亿新元,与肉类和乳品并列三大主要出口商品。
政府规定天然林砍伐后必须重新种树,确保资源的可持续性。
可再生能源: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于新西兰人而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冲突。为了最大程度降低电力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新西兰政府充分利用水能、风能和地热等可再生资源。怀卡托河,新西兰最长的河流,建有8座梯级电站,发电量占全国总量的30%,同时还为一座火力电站和一座地热电站提供冷却水。新西兰地热资源丰富,已建成两座地热电站。火力发电仅占全国发电量的18%,其余82%来自水力、地热和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