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中国,先民们早已掌握计时的方法,利用自然和生物特征进行24小时计时,将其分为12个时段: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哺时、日入、黄昏、人定。

这种基于太阳位置的计时方式过于粗略,而且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后来,他们采用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来计算昼夜,每个时辰(对应现在的两小时)又分为八刻(上四刻和下四刻)。

由于古代中国采用十二进制计时,将十二时辰换算成今天的二十四小时制如下:

  • 子时:23:00—01:00
  • 丑时:01:00—03:00
  • 寅时:03:00—05:00
  • 卯时:05:00—07:00
  • 辰时:07:00—09:00
  • 巳时:09:00—11:00
  • 午时:11:00—13:00
  • 未时:13:00—15:00
  • 申时:15:00—17:00
  • 酉时:17:00—19:00
  • 戌时:19:00—21:00
  • 亥时:21:00—23:00

(注意:十二进制计时和二十四进制计时之间的关系是下包上不包上)

在古代的十二进制计时中,“午时”对应着“日中”(又称正午、正午等),即二十四小时制的11:00—13:00。其中,12:00在古代称为正午十二时,又有平午、平昼、亭午等别称。据宋朝苏舜钦《紫阁寺联句诗》所述:“日光平午见,雾气半天蒸”,可见“平午”时太阳最为猛烈,传说此 saat yang 气达到顶点,阴气开始产生。而马属阴类动物。

在十二进制计时中,一个时辰对应于两个小时,每时辰又分为八刻。 بنابراین,八刻就对应于现在的120分钟,即一刻为15分钟(120/8)。那么,古代的“午时三刻”应该属于午时的上四刻中的前三刻。午时从今天的11点开始计算,11点到13点的午时共有八刻。 بنابراین، “午时三刻”在古代中国应为11:45。

如果按照现代不带十二进制的计算方法,太阳在正午时分位于子午线上,通常在12点左右。现在一小时又分为4刻,“午时三刻”の時間就变为12:45。古代中国的“午时三刻”就表示一个区间,即11:45—12:45之间的这段时间。

中国古代也流传着“秋后问斩”的说法,涉及问斩日期、时段、时刻的吉凶问题,去除这些因素,所谓的“午时三刻”也只能作为一个模糊的范围,不会像现今精准推算的 11:45 或 12:45。 真正的“午时三刻”肯定落在午时三刻之后,至午时七刻、六刻、五刻、四刻之间。它可能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术语,但时间理应在现今算法的 11:45—12:45 之间。(闲话一句:不得不钦佩中国古代的天文科学家,他们将时间计算得如此精准,特别是十二进制结合八刻制,更构建了圆形日晷,为现代时钟的诞生打下了基础。)

在古代,人们通过长期观察发现一年有 365.25 天。最接近 365 且容易在圆环上刻度的数字是 360,因此将圆环划分为 360 度是自然而然的选择。我们的 1 小时可分为 360 秒,但 360 秒难以测量。加入“分”单位使 1 小时 = 60 分 = 3600 秒,以便符合人的认知。实际上,我们再往上下延伸就不会再是 60 进制了。1 秒只被分为 10 或 100 份,而一天却是 24 小时。

另一种说法是,今天的 60 进制时间沿用了古巴比伦的计时方法。巧合的是,古巴比伦和中国都是四大文明古国,其计时与天文都有高度契合。两国在利用天文计时和历法方面发展高度一致。古代中国先民就发明了以圆形(360°)计数时间的工具——日晷。这种 60 进制的分钟和秒钟计算就约定俗成地传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