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与气质

关于这句名言的出处,目前有三种说法:

  1. 苏轼诗句
  2. 陶渊明诗句
  3. 李时珍名言

其中,最为可信的说法是出自苏轼的《和董传留别》。这首诗是苏轼写给友人的诗作,鼓励友人董传应举出仕。

诗中第二句,无意中点出了读书对人气质的提升作用,故而广为流传,成为夸赞读书人气质外显的常用名句。

《和董传留别》——北宋·苏轼

麤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诗意大意:

常年穿着粗布衣裳,但肚中饱读诗书,自然清华之气溢于言表。厌倦了与老儒烹煮瓠叶的日子,也想进京去考取功名。只因囊中羞涩,即使中举,也不能像孟郊一样买得“寻春马”。

但京城“长安花”亦无甚可看,只有豪门富户“抢女婿”的车马。中举虽可夸耀一番,但看到皇榜上题写自己的名字,却觉得墨迹像乌鸦一样。说明中不中举,全看皇帝老倌儿的心情。

由此可见,腹有诗书,即读书得多,对一个人的气质培养至关重要。

古人云:相由心生。人的气质是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精神面貌,而读书能提升一个人的精神境界和内涵。

读书多的人,见多识广,心胸宽广,待人接物有容人之雅量,不骄不躁。与这样的人相处,让人感到如沐春风,增广见闻,是一种人生难得的愉悦。

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是提升个人气质的最佳途径,它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和见识,更能塑造我们美好的心性和魅力。

苏轼本人就是一个理想范例。如今我们看到的画像,通常是一张长方脸,眉眼间距宽阔,堪称“相思病晚期”。尽管谈不上丑陋,但样貌也称不上出色。

当他功成名就时,北宋朝堂几乎所有人都认为他相貌不凡。这便是气质的加持。

腹有诗书之人,思想独立,不易随波逐流,因而对自己的外貌极度自信。

即使身着乞丐装,亦能气宇轩昂,犹如身着皇袍。有人以嫌弃的目光打量他,他便用睥睨天下的眼神自信地回瞪回去,一副“鄙夷之极,不识货”的表情,顿时令对方自惭形秽。这便是:布衣可傲王侯。

“腹有诗书气质华”,出自苏轼《和董传留别》一诗,有《苏文忠公诗集》为证。自陶渊明生活的时代,五言诗最为盛行,且陶氏本人也最擅长于此。故此话不太可能出自他的作品。

只是因陶渊明与苏轼的性格均有豁达潇洒的一面,有人在不知原句出处的情况下,借用其名,附会了一首诗,硬说是“腹有诗书”的出处。

关于这句话出自李时珍的说法,因李氏乃明代人,晚苏轼久矣。既然有证据表明《和董传留别》出自《苏文忠公全集》,此说法便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