蝉的幼虫俗称各种名称,在河南各地区有着不同的称呼,例如:

马金鸟(音):中原大地对蝉幼虫的普遍叫法。

Ma ji niao(liao):河南话等级测试,词语听写蝉的幼虫“Ma ji niao”,你会填啥?

马迹鸟:郑州地区的称呼。

马叽鸟:平顶山、许昌地区的称呼。

马几六:洛阳地区的称呼。

麻几了:豫北滑县的称呼。

Pa cha:驻马店、开封、新郑、舞钢、商丘地区对蝉幼虫的称呼,商丘地区还有“爬猹猴”和“蝶拉猴”的叫法。

罗锅:新乡地区的称呼。

老gu rong:大新密地区的称呼,指蝉幼虫从土里爬出来的过程。

知了猴、知了蛹、知了龟儿:豫北地区的称呼。

马猴儿:新乡地区的称呼。

大马领、老马领:洛阳孟津地区的称呼。

鸡娘子、鸡牛子、鸡料子:信阳地区的称呼。

鸡嘹阿、渡拉归、麦劲儿劲儿:豫北林州、台前、豫西地区不常见的称呼。

神仙:中牟和孟津地区对蝉幼虫的叫法。

知落:邓州地区对蝉幼虫的雅称。

没摸过“马金鸟”的童年

是不完整的童年

豫中平原的我,儿时常随兄长“摸马金鸟”(指蝉幼虫)。手持手电,拎着水桶的我,战战兢兢看兄长熟练地将其装入桶中,末了不忘嘲笑我的胆小。于我而言,摸马金鸟是彰显勇气的必修课,然而此刻的我却只能沦为旁观者。

装备齐全方可出发:

慧眼:洞口的辨识至关重要。马金鸟洞口薄薄的土层与蚂蚁洞或小蛇洞的细碎土沫或无异,需细心分辨。

胆量:马金鸟多出没于土路、小树林或荒弃坟地,后者虽人迹罕至,但土质松软肥沃,是马金鸟的理想栖息地,因此要有不惧阴森的胆量。

小桶水:清水可用于引出马金鸟或将其浸泡,既能防止其羽化,又能保证鲜度。

手电:马金鸟出洞后多攀爬树干,手电光可照亮肥嘟嘟的马金鸟,使其无处遁逃。

长竿:当马金鸟爬得太高时,长竿可将它们轻轻戳下,使其掉落以方便捕捉。

一圈胶带:为阻止马金鸟攀爬,有人想到用宽胶带形成阻隔。傍晚时分,在树干周围围上宽胶带,其光滑的表面能有效阻碍马金鸟爬行;饭后巡查时:只见笨拙的马金鸟在胶带圈下徘徊无措。

捕获乐趣之后

捕获马金鸟后如何处置

村里人捕获马金鸟,一部分是为了换取小钱,更多的是为了让孩子补充营养。通常,傍晚捕获的马金鸟会浸泡在水中过夜,既能清洗干净,也能防止其蜕变。蜕变后的蝉无法食用,但泡好的马金鸟经简单处理便可成为美食。

爆炒:最为常见的烹饪方式,类似爆炒鸡肉,但马金鸟无需切块,清洗干净后即可下锅爆炒。无需额外加油,加盐调味即可,据说口感与鸡肉相似。

油炸:也可采用油炸方式,将油加热,温度合适后,将干净的马金鸟放入油锅中油炸,品尝过的食客赞不绝口:宛如油焖大虾。

马金鸟油馍:这是网友的创意,类似披萨、馅饼或肉夹馍,脑补一下,略显恐怖,且容我吃点辣条舒缓情绪。

生吃:甚至有网友发出惊人之语:生吃,一口一个。若你真能”蘸醋”或”蘸酱”咬一口(不论是否吞下),我钦佩你的勇气。

烧烤:在正常世界,烧烤摊上常见用竹签串着马金鸟,一串4个,售价5元。来自外地的朋友睁大眼睛看着水中浸泡的小生物,内心挣扎良久,最终咬咬牙,硬着头皮说:”老板,来一串尝尝,练练胆。”坦白说,我没有这个胆量。不过身边很多朋友却乐于尝试。刚刚群里有人说,要把多余的马金鸟冷冻起来,冬天食用,别有一番风味。

随着马金鸟滋补功效的广泛认可,部分地区开始大量捕捞它们作为美食,导致成蝉数量大幅减少,林间蝉鸣日益稀少。此刻,我忍不住大声呼吁:为后代留下一些蝉蛹吧!让他们的童年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妙,简单、祥和,生机勃勃。

(图片来源: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