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蜀汉后主刘禅,想必各位都带着几分无奈。刘备驾崩后,诸葛亮尽心辅佐新君,一方面率军北伐,一方面担忧刘禅阅历尚浅,听信奸佞之言。可以说,鞠躬尽瘁到生命最后一刻,诸葛亮仍躬亲战场。即便如此,刘禅仍中了宦官黄皓的奸计,致使蜀国国势衰微。

刘禅作为一代君主,却选择了毫无尊严的“投降”,被迫迁居洛阳,受封“安乐公”。所谓“安乐公”名副其实,刘禅迁居洛阳后沉迷于酒色之中。当被问及是否怀念蜀汉时,刘禅脱口而出:“此间樂,不思蜀也。”此典故被后世称为“乐不思蜀”,刘禅因此背负千年骂名。然“乐不思蜀”之后还有一句,印证了刘禅并非世人想象的那般昏庸无能。且听小编细细道来!

询问刘禅是否怀念蜀汉的是何人?正是司马昭!此人心思缜密,政治手段一流,且心狠手辣,做事斩草除根。对于蜀汉后主,虽在他人看来不足为患,但司马昭却存有戒心。他意图通过询问刘禅是否怀念蜀汉来试探,若摧毁你家园的刽子手来问你是否想家,换作常人保命要紧,都会表示不思念故土,刘禅亦然。

或许有人会问,司马昭心思如此缜密,怎会觉察不出刘禅的敷衍之言?这样的心思,司马昭自然想到,于是有了“乐不思蜀”的下一句,聪慧如司马昭,一语道破:“此间乐,不思蜀”此语果然是郤正教刘禅说的。一般人在被拆穿后,都会慌乱阵脚,从而露出破绽,而刘禅却一脸镇静,反而质问司马昭是如何得知?司马昭见刘禅毫无心机,一诈便诈出真相,于是看清了刘禅的愚笨,彻底放下了杀心。

那么,刘禅真的愚笨吗?并非如此,刘禅故意设下了破绽,让司马昭知道自己毫无心机,只愿享乐,不是盛世之才,以此保全自身性命。刘禅深知大势已去,即便困兽之斗,最终受难的是蜀国百姓,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世人只知“乐不思蜀”,却不知其背后的隐情,遂“乐不思蜀”成为对刘禅千古骂名。

对于刘禅这个人,有人认为他昏庸无能,有人认为他大智若愚。对于这两种看法,大家有何见解?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