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有些地区八月十六过中秋,如宁波、台州、舟山等浙江地区),是中国传统佳节中秋节。

据史籍记载,“中秋”一词最早出现在《周礼》一书中。魏晋时期出现了“谕尚书镇牛淆,中秋夕与左右微服泛江”的记载。唐朝初年,中秋节才被确立为固定节日。《唐书·太宗纪》记载有“八月十五中秋节”。

中秋节的盛行始于宋朝,到了明清时期,已与元旦齐名,成为中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之一,仅次于春节。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南亚一些国家的传统节日。

2006年5月20日,中秋节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起,中秋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相信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何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提前或延后两天不行吗?

本文将探讨这个问题,为何八月十五是中秋节?

按照民间传统,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与上古神话人物嫦娥、后羿有关。后羿曾射下九个太阳,帮助人们摆脱太阳的炙烤。后羿射日与大禹治水一样,都是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

传说中,嫦娥是后羿的妻子,后羿射下九个太阳后,西王母赐给他不老仙药。然而后羿不舍得吃,交给妻子嫦娥保管。后羿的门徒蓬萌心怀不轨,企图私吞不老仙药。

有一天,趁师父后羿不在,蓬萌逼迫嫦娥交出仙药。嫦娥无奈,吞下仙药飞向天上。

那天恰是农历八月十五,为了不舍丈夫,嫦娥就停在距离地球最近的月球上,长久居住在广寒宫。后羿回家后悲伤不已,因此每年八月十五都摆设宴席,与妻子嫦娥相聚在月球之上。

农历八月十五成为大家熟悉的中秋节。吃月饼、缅怀后羿和嫦娥的故事都与这一日有关。

后羿和嫦娥都是神话人物,这些民间传说并无历史记载证实,不能被视为真实。

事实上,古人在上古时期便开始祭月、拜月。而“中秋”二字的甲骨文字形与“秋”字相似。

“中”字在甲骨文中形似旗杆,上下有旗帜和飘带,旗杆竖立在中间,本义为“中央”。

“秋”字在甲骨文中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蟋蟀鸣叫,表示秋天,下半部分为火的形状。中秋二字合为一体,代表着秋季谷物成熟,与农耕社会的生活息息相关。

“月亮”在甲骨文中形似月牙,本义为月亮,包括月相的变化。</p

中秋望月,月圆如盘,象征着团圆美满,故又被称为“团圆节”。早在明代,《西湖游览志余》中就有记载:“八月十五日中秋,民间互赠月饼,取团圆之意”。

中秋佳节定在八月十五,这既与我国传统的“孟仲季”有关,也与古代的“秋报”习俗以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密不可分。

在中国文化中,月亮一直是承载着人们情感寄托和艺术想象的独特意象。

中秋节的习俗丰富多样,庆祝形式各异,但不变的是人们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和对生命的热爱与向往。

如今,中秋节已不仅仅是简单的节日,更承载着人们对家乡、文化和传统的深深眷恋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