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与现代交织中的会理

发展中的会理 李瑜摄影 会理市委宣传部供图

穿越历史的2100年时光,会理这座蜀韵滇风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时光长河中沉淀沉厚文明。

从1952年到2022年,作为四川最年轻的县级市,会理市在厚重的文化积淀上书写着鲜艳的红色印记。历经多次版图调整,这座城市蜕变为“中国石榴之乡”“中国黑山羊第一大县”“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县”。

2022年上半年,会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32亿元。刚满“周岁”的会理市,正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资源能源和文化旅游三大产业,向凉山州州域经济副中心、凉山南部区域中心迈进。

2100多年历史与最年轻县级市交织

秦朝灭蜀后,会理实际已成为县级建制。西汉武帝于公元前111年派司马相如开灵关道,通西南夷,在越嶲郡建立会无县,这是会理有文字记载的建制之始,距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

会无、会川都是会理的“旧名”,最终因其“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为会理。1952年,会东从会理分设,随后历经两次细微调整,才形成今天的会理版图。

从卫星地图上看,会理位于群山环抱的江以北地区,形似一把插向云南的巨型钥匙,素有“川滇锁钥”之称。

会理古城一角—钟鼓楼。黄正伟摄影 会理市委宣传部供图

古往今来,沿着中国最古老的国际通道之一的古丝绸南路一路南下,穿过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商业城市,走在600年前就宽达8米的古城街道,于1992年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的会理,找到了新的发展“密码”。

会理古城新貌 胡小平摄影 会理市委宣传部供图

2011年11月2日,国务院正式将会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成为中国第118个、四川省第8个、凉山彝族自治州第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也是四川民族地区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城。

2022年拍摄的会理县城卫星图 凉山州自然资源局供图

2021年9月26日,会理市撤县建市,成为四川最年轻的县级市。

年轻的会理活力四射,产生了新的理想:把会理打造成南部区域中心城市、南部区域金融中心和南部区域物流中心。

从2.4万株石榴到“中国石榴之乡”

1954年,会理共有石榴树2.4万株,最远销售到成都。

会理石榴迎来第一次“高光时刻”是在1990年,6000个会理石榴在北京亚运会上以“国礼”赠送给各国来宾。

会理石榴 会理市委宣传部供图

2009年,会理县石榴种植面积22万亩,年产值近9亿元。这一年,因为一场罕见的大雪,以种植石榴为生的刘娟一家,从石榴的圣地——河南荥阳来到了会理。

初到会理的刘娟,不仅没有实现“赚个500万就走”的目标,2万多斤石榴还让她亏了超过14万元,家里前前后后借债100多万。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533″ img_width=”800″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

原为空姐的何爽转型成为”会理石榴”的代言人 摄影:何浩 供图:”会理宣传”

如今,刘娟已达成早前的目标,而会理石榴产业亦迎来了另一个里程碑:摘得全国八大石榴产区之首的桂冠,年产值高达58.5亿元,名副其实地成为”中国石榴之乡”。

今年9月,会理市的22吨、2584箱石榴首次搭乘中老铁路班列开往泰国,标志着会理石榴从四川走向全国,再走向世界的跨越式发展,这也创造了四川农产品经中老铁路出口的第一笔。

今日的会理,又有了更高远的追求:除了打造100亿级石榴”红产业”外,还将打造”红(石榴)、黄(烤烟)、黑(黑山羊)、绿(生态林果蔬)、蓝(乡村旅游)”五色农特产业新品牌。

“追光者”和”追风者”开启绿色发展之路

2013年12月27日,位于会理市树堡乡的树堡光伏电站所发出的电点亮了远方的灯。这一四川首家山地区域的大型太阳能光伏电站,亦成为会理”追逐”光伏发电的起点。

“发电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每年可减少使用约2.31万吨标准煤,减排6.29万吨二氧化碳。”该电站的运行值班长马勋龙算了一笔账,”树堡光伏电站总装机50兆瓦,近三年来平均年发电量约为7500万千瓦时。”。

树堡光伏电站 供图:”会理宣传”

面对今年四川持续极端高温天气,水电大幅减发导致电力紧张的情况,树堡光伏电站的发电设备实现了满负荷运转,7月份的发电量达到702万千瓦时。

会理不仅是”追光者”,也是”追风者”。今年4月26日,华能凉山州会理市小箐村65兆瓦风电项目开工,吹响了会理新一轮风光电项目建设的号角。

会理风电 供图:”会理宣传”

目前,会理建成投产的5个光伏发电站,装机容量170兆瓦,年平均上网电量约2.298亿千瓦时,另有2个预计装机103兆瓦的光电项目即将”上马”,以及7个合计容量约448兆瓦的风电项目已进入规划。

风电光伏”双百万工程”被会理市第二次党代会列入今后五年的重点工作,会理市绿色崛起的步伐正在加速。

“千年古城”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

“蜀韵滇风千年会理,春天永驻攀西名城”,是对会理最真实写照。

触摸皎平渡的石碑,重回1935年5月,耳边传来敌人的炮火声和围追堵截的脚步,中央红军的战士们勇敢地踏上了跨江之行,进入四川后,在会理城郊铁厂村召开了入川后的第一次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理会议”。

红军巧渡江遗址皎平渡 供图:”会理宣传”

在15天的行程中,红军足迹遍及会理31个乡镇,留下了极其宝贵的红色精神财富。现存的11处长征革命遗址包含战场遗迹、机构旧址、指挥部遗址、会议遗址、烈士墓碑等。

如今,皎平渡红军渡江遗址和”会理会议”纪念地已被列为全国100个红色旅游景点和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红军长征纪念馆成为了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会理会议遗址 摄影:黄正伟 供图:会理市委宣传部

厚重的历史与红色文化在会理的青山绿水间相互交融,让国家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