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冬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1月7~8日交节。

“立”意为开始、建立,“立冬”表示冬季的开始。

立冬节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降水量明显减少,空气趋干,土壤含水量降低,蛰虫等冬眠的动植物已进入休眠状态。

北方气候寒冷,可能已经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南方气温下降较慢,多在15度左右,仍处于秋季范畴,不过也将在之后逐渐向冬季过渡。

立冬有进补过冬、吃饺子、祭祀等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意为立冬这天,农民会放下手头活计,准备丰盛大餐犒劳辛苦劳作的自己和家人,而祭祀则是纪念祖先,祈求上天风调雨顺,来年丰收。

2、小雪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节气,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交节。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意思为此时雨水遇冷凝结成雪,但尚未达到降雪量最大的程度,故称为“小雪”。

“小雪”作为气候概念,不一定带来降雪,但可反映降水和气温的变化。

节气前后,我国北方冷空气活动频繁,气温偏低,部分地区已降至零度以下,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河流冰封。随着冷空气范围扩大,南移,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将明显下降,多在5度左右。

小雪节气还有吃糍粑、喝刨汤、腌腊肉等习俗。

其中“吃糍粑”由来已久,最初是农民祭祀牛神的贡品,既感谢牛神,也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人们以此纪念战国时期名将伍子胥,寓意家庭和睦、团圆幸福,寄托对万事万物的良好祝愿。

3、大雪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节气,每年公历12月6~8日交节,标志着仲冬时节的正式开始。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大雪,十一月节,至此而雪盛也。”农历十一月称作“十一月”。

虽然“大雪”节气已至,但并非所有地区都会降下大雪。这依然是一个气候概念,代表节气期间的气温和降水量变化。

我国地大物博,南北气候差异明显,如华南地区在大雪节气期间,日平均气温通常在5度左右,气温较温和,几乎不下雪;而华北地区在大雪节气过后,日平均气温通常在0度或以下,寒风刺骨,大雪纷飞。

农事活动方面,谚语“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形象地描绘了降雪对麦苗的利弊。降雪可以为麦苗提供保温,冻死田间害虫,融雪时产生的水分还能滋润土壤,促进小麦苗的返青生长。

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这表达了农民对来年丰收的殷切期待。

4、冬至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节气,也是四十八节之一,同时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祭祖节日,融自然与人文内涵于一体,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常称为“日南至”。

冬至时节,太阳黄经达270度,直射点行至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黑夜时间最长,白天最短,而南半球则相反。其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北半球白天时间逐渐延长,黑夜缩短,南半球则与之相反。

小寒

小寒,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标志着我国气温下降进入一年中最冷阶段。尽管比大寒早一些,但此节气寒意依旧浓重, hence=”小寒胜大寒” 的说法。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差异明显,北方小寒前开始最冷阶段,南方则在大寒后。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月初寒尚小,故云,月半则大矣”,可见小寒虽然寒意逼人,但并非最冷时刻,同样体现了”小寒”的寒意特点。

小寒期间,冷空气频繁南下,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刺骨寒风。传统习俗中, 小寒有冰捕、腊祭、吃腊八粥、糯饭等活动。

其中,腊八粥可谓家喻户晓。它起源于远古祭祀,一面感恩丰收,一面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大寒

大寒,二十四节气之尾,冬季之末。这个节气最为显著的特征便是寒冷程度,交节日期定在公历1月20日或21日。

“大寒三尺雪,冰封万里路”充分说明了大寒期间的严寒。此时正值数九寒天,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一年中最寒冷阶段,寒风暴雪,河流冰封断流,成为大寒时节的常见景象。既是冬季收官,又是新轮回开启之际。

大寒习俗主要有做牙、扫尘、祭祖等。其中,”做牙”包括年初”头牙”和年末”尾牙(尾牙祭)”。

起源于古人对土地神的祭祀,”做牙”活动的意义在于祈求神灵庇佑,万事吉祥。随着时代演变,生活方式的改变,”做牙”习俗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年会、尾牙宴等活动均是其演变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