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十年从教生涯中,我从未因请病假缺席岗位,不仅尽职尽责地教学,更时刻保持着读书人对教学工作的深入思考。除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现代文写作和古典诗词创作)取得一定成果外,作为一名从阅读与写作中成长起来的教师,我在教学中格外重视课外阅读,曾长期为学生没有时间、精力和兴趣广泛阅读而困扰,遂潜心探索,最终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推进学生阅读的方法。起初,我将其称为“多维性文学体验”,后来进一步完善为“文本整合阅读法”,辞职后在家潜心整理、思考,最终确定为“溯源拓展阅读法”。

所谓溯源,即追根溯源,意在探究事物的根源、本源。溯源法是一种逆向思维方式,通过追溯根源来探寻原因并解决问题。这种方法应用广泛,例如,一项工作成功了,运用溯源法倒推、回顾,可提炼出成功的经验和启示;创业失败,亦可运用溯源法倒推,找出导致失败的真正原因。

同理,溯源阅读法是一种倒推的阅读思路,具体是指通过查阅资料,深入了解作者的相关信息(如性格特征、兴趣爱好、生活习惯、为人处世、个人成就等),进而探究文本的创作背景、创作动机、创作风格、作品完整内容,结合阅读作者其他作品,以求正确理解文本主旨,深入领会作者思想及文本蕴含的深意。这种阅读法不仅有利于培养阅读能力,还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并直接启发阅读者的创作兴趣。

我为何想到运用这种阅读方法推进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

主要源于我小时候的阅读方式。我从小就是一个爱刨根究底、活在自己世界里的孤独孩子。我未能在我生活中得到我想要的关爱,因此对于人生的意义总是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于是每读一本吸引我的精彩著作,我总在想,这本书的作者,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经历了什么,才会想写这样一本书;而通过这本书,他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他对于人生的看法究竟又是怎样的?带着这些追问,我阅读了古今中外大量的文学名著。而我在阅读这些有血有肉的文学作品(大多为小说)时,我的着眼点和兴奋点都不在于那些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塑造丰满的人物,甚至也不在意它的结局,我急切地想了解作者对于人生的思考和他的个人感悟。由于求知若渴,我养成了一个好坏参半的习惯,经常急不可耐地一口气读完一本书,甚至为彻夜通宵也要读完书籍。

而在从事语文教学工作后,我一直认为让学生只阅读语文书上的“节选”作品片段非常局限,学生往往一知半解、索然无味,语文学习的兴趣自然也大减。这时,我当年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所进行的饶有兴趣的阅读浮上心头,我意识到完全可以用我当年的阅读方式引导学生热爱阅读,这应该是阅读教学的一条可行之路。

例如,在教学沪教版六年级上册《中国古代寓言四则》中的“买椟还珠”时,我首先用了一周的时间让学生查阅《韩非子》,并通读了《韩非子》全文(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对照版)。在了解了法家的思想与韩非子的理论精髓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找出“买椟还珠”所在的“外储说左上”一章部分,仔细阅读了“买椟还珠”原文前后的几个故事:

前:昔秦伯嫁其女于晋公子,令晋为之饰装,从衣文之媵七十人。至晋,晋人爱其妾而贱公女。此可谓善嫁妾而未可谓善嫁女也。

后:墨子为木鸢,三年而成,蜚一日而败。弟子曰:“先生之巧,至能使木鸢飞。”墨子曰:“吾不如为车輗者巧也。用咫尺之木,不费一朝之事,而引三十石之任,致远力多,久于岁数。今我为鸢,三年成,蜚一日而败。”惠子闻之曰:“墨子大巧,巧为輗,拙为鸢。”

后:宋王与齐仇也,筑武宫,讴癸倡,行者止观,筑者不倦。王闻,召而赐之。对曰:“臣师射稽之讴又贤于癸。”王召射稽使之讴,行者不止,筑者知倦。王曰:“行者不止,筑者知倦,其讴不胜如癸美,何也?”对曰:“王试度其功。”癸四板,射稽八板;擿其坚,癸五寸,射稽二寸。

随后,我让学生连贯起来理解韩非子这段话所要表达的完整意义:建议君王以功用为准则,避免被华而不实的语言所迷惑,实质上是批评了当时各种空谈学派。了解到这些,学生自然会对“买椟还珠”成语释义(比喻那些没有眼光、取舍不当、只重外表、不重实质的人。又讽刺那些不了解事物本质、舍本逐末、弃主求次的人)产生质疑,他们对成语和课文提出质疑,得出如下结论:

1、《韩非子》批评这位楚人“可谓善卖椟也,未可谓善卖珠也”,而完全没有指责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楚人鬻珠的批评,变成了对郑人买椟还珠的批评。这不颠倒了《韩非子》的原意了吗?

2、原书批评的是学者们以浮夸的辩辞淹没经世致用的理论,完全没有指责读者(听众)过分欣赏其词章的文采;而现行成语及其释义,却把原书对学者以文害用的批评,变成了批评受众的取舍不当,显然也完全违背了原著的旨意。

3、刘勰在《文心雕龙·议对》一书中的句子表明,他倒是忠实于原作者,没有歪曲原文的意思——“昔秦女嫁晋,从文衣之媵,晋人贵媵而贱女;楚珠鬻郑,为薰桂之椟,郑人买椟还珠。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复在于兹矣。”

然后,我让学生回过头来阅读关于“外储说左上”一章的“题解”,学生由此懂得了“外储说”之“外”,是相对于“内储说”之“内”而言的。“外”是指“君之外谋”,即君主应该如何对待臣下实行赏罚,它针对的方向是朝外的,故称“外谋”。而韩非子在阐述这种谋略时,一如既往地以“经”和“说”进行展开,其实就相当于现在的议论文通过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展开论证。

“买椟还珠”等一系列的故事都在“说一”里,很好地阐述了作者的主张。社会上的言论,都说一些漂亮动听的言词,君主只看到了它们的表面的文采而忘记了它们是否有用。墨子认为自己的学说,传播的是先王之道,论述圣人的言词,把它们宣传给人们。如果把他的文词修饰得很华丽,就怕人们会记住它的文词的华丽而忘记了它的内在价值,因为文词而损害了实用。

学生通过溯源阅读进行阅读,除了了解作者相关的一些东西和作品原著之外,还应该引导他们阅读作家同类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的相关作品、一些评论文章与争鸣作品,更要养成阅读作品“序”和“跋”的习惯。这样的教学,学生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自然而然拓展了阅读视野,不仅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而且具有独立思考能力。这对他今后无论哪门学科的学习都将大有裨益。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508″ img_width=”690″ mime_type=”image/webp”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9a6d101daf534e908848cc3815bc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