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原创内容来自“新华号”平台作者,其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

中国古代历法中的闰月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不同地区使用着夏历、殷历和周历三种历法,其差异主要在于岁首的月建。一年十二个月分别为子月、丑月、寅月、卯月、辰月、巳月、午月、未月、申月、酉月、戌月、亥月,其中,冬至所在的月(仲冬之月)为子月,大寒所在的月(季冬之月)为丑月,雨水所在的月(孟春之月)为寅月,以此类推。
夏历以寅月为正月(与今农历正月相同)、殷历以丑月(相当于今农历十二月)为正月、周历以子月(相当于今农历十一月)为正月。我们今天沿用的传统历法是夏历,也称农历或阴历。这种历法设置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事活动,以朔望周期定月,并通过设置闰月的方式,使年的平均长度接近回归年,兼具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实质上是一种阴阳合历。
农历以日月合朔(太阳和月亮的黄经相等)的日子为月首,即初一。朔望月平均约长29.53059日,因此有的月份为30日,称月大;有的月份为29日,称月小。月初所在的日期需根据太阳和月球的位置推算确定,并非机械安排。农历一年有12个月,共有354或355日,与回归年相差约11日,故每隔三年需置一个闰月,再过两年再置一个闰月,如此循环,平均十九年有七个闰月。
闰月安插于哪个月份,依据二十四节气与季节、气候的关系而定。一个回归年分为二十四节气,若从立春排到冬至,奇数项为节气,偶数项为中气。农历月份的名称根据“中气”而定,例如含“雨水”的中气对应正月,含“春分”的中气对应二月。十二个中气分别代表一年中的十二个月,相邻两个中气之间的平均长度约为365.2422÷12=30.4368日,即30或31天,比一个朔望月长约一天。
地球绕太阳运动的轨道为椭圆形,在近日点(春分、秋分)运动速度较快,相邻两个节气之间的时间间隔可长达31.45日。而农历的一个朔望月平均仅为29.5306日,农历小月29天,大月30天。因此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的月份(一般为小月)开始时上个中气已过,结束时下个中气还未到来。这时,这个没有中气的农历月份即为上个月的闰月。
例如,2001年(辛巳蛇年),小满在5月21日(农历四月二十九),下一农历月份初一在5月23日,已错过小满。但该农历月份在6月20日结束,而夏至在6月21日。该农历月份没有中气,又在农历四月之后,便称闰四月。根据这一置闰规则,2006年闰七月、2009年闰五月、2012年闰四月、2014年闰九月、2017年闰六月、2020年闰四月,2023年闰二月。
今年的闰四月仅有一个芒种节气,而没有中气。“闰四月”从阳历5月23日持续至6月20日,月长29天。这种置闰方式有助于缩小历月与节气之间的差距。
本文由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原创,转载需授权。
来源:新华号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