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土楼始源探秘

尽管福建土楼多为客家人所建,因而又有“客家土楼”之称,被誉为客家建筑之光的土楼竟然起源于明代的厦门和漳州,令人惊叹。

土楼分布

福建土楼主要分布于两个区域:
龙岩市永定区和漳州市南靖县交界处
华安县仙都镇
少量分布于漳州市漳浦县、龙海市、平和县、诏安县、厦门市同安区和广东大埔县。
虽然闽南土楼分布范围更广,但客家人聚居的永定区凭借其数量优势、成名最早且广为人知,最终成为福建土楼的代名词。
土楼起源
追溯土楼起源,有两条线索可循:
考察实物遗存的最古年代
查阅历史文献记录
根据这两个线索,福建土楼可能真的起源于漳州和厦门。
从土楼的分布可知,土楼主要出现在闽南人与客家人的聚居地交界处,即漳州和龙岩之间。这表明土楼的出现可能与民系无关,而是一种因地制宜的建筑形式。
土墙作为土楼的标志性特征,其技术源于中原汉人,但仅靠土墙作为土楼起源的依据并不充分。土楼的关键在于土墙与墙上建楼的独特格局。
目前尚存且有确切纪年的土楼遗存,大多位于漳州地区。最早的方楼为漳浦县一德楼,建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最早的圆楼为华安县齐云楼,建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而永定客家土楼因未设石质门额,始建年代多不可考。
以下是八座有明确纪年的明代漳州土楼:
方楼
一德楼,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漳浦县绥安镇马坑村
贻燕楼,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漳浦县霞美镇过田村
庆云楼,隆庆三年(1569年),漳浦县霞美镇运头村
晏海楼,万历十三年(1585年),漳浦县旧镇昙子头村
圆楼
齐云楼,万历十八年(1590年),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
完璧楼,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漳浦县湖西乡赵家堡
升平楼,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
日新楼,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华安县沙建镇上坪村
由此推测,土楼起源地可能位于华安和漳浦之间,追溯至明代应属龙溪县和漳浦县(龙溪县即今漳州市区、龙海市和华安县等漳州市辖区域)。
土城的演变
元末明初,倭寇屡犯东南沿海。洪武帝朱元璋派江夏候周德兴在福建沿海设置卫所和巡检司,加强防御。
漳州沿海也设立了多处巡检司,尤其是九龙江出海口的巡检司(此处需重点关注)。
百姓在遭到盗贼侵犯时,便躲入县城、卫所或巡检司。随着漳州人口的增长,卫所数量不足以容纳躲避的人群。于是,百姓开始仿效卫所的建筑形式,自建土城自守。
据史料记载,诏安县在明万历年间有五处土城。其中,岑头土城规模远大于一般的巡检司。
土城因费时费力,逐渐演变成更小规模的土堡、土围、土寨乃至土楼。
土城、土围、土寨、土堡、土楼的区别主要体现在规模和功用上。土城规模最大,主要用于防御;土寨和土楼兼具防护、隔离和承重功能。
官府提倡
林偕春在《兵防总论》中提到,土堡可以固守乡里,使倭寇难以为继。
清代《漳浦县志》也明确指出,土堡的设立是为了防御明末盗贼和倭寇。
清代《海澄县志》记载,巡抚都御史阮鹗在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倭寇袭扰漳州月港时,谕令居民筑土堡防御。
随着人口增加和倭寇侵扰加剧,土城的需求也随之增加。受财力限制,土城逐步演变成土堡和土围。而官府对这一防御形式的提倡,使得土堡和土围在漳州府沿海各县得到广泛分布。

结论
经过细致考证,福建土楼的起源地可能并非传统认知中的客家地区,而是漳州和厦门一带。土楼的出现是明代以来,在沿海倭寇侵扰的背景下,官府和民间共同作用的结果。

明代漳州各县土城、土围、土寨和土楼分布图

明万历《漳州府志·兵防志》记载:“漳州土堡旧时尚少,惟巡检司及人烟辏集去处设有土城。嘉靖四十等年以来,各处盗贼生发,民间团筑土围、土楼日众,沿海地方尤多,具列于后:龙溪县土城二、土楼十八、土围六、土寨一;漳浦县巡检司土城五、土堡十五;诏安县巡检司土城三、土堡二;海澄县巡检司土城三、土堡九、土楼三。”

从漳属四个县看,土城数量减少,土堡和土楼急剧增加,而在沿海的漳浦和诏安,以土堡为主,在九龙江中下游的龙溪和海澄,以土楼为主,这种发展的分歧与各县所属的巡检司构造格局有关。

九龙江中下游各都(县区)土堡、土楼分布图

嘉靖年间,海澄县仍属龙溪县范畴,故图示以龙溪县的都为单位进行区分,从九龙江中下游土楼及土堡分布图可以看出,九龙江南侧的八、九都(今龙海市海澄镇附近)全部为土堡,而北侧的一二三都(今厦门海沧区)、二十九三十都(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二十八都(今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二十六都(今漳州龙文区)、二十五都(今华安县)、二十一都(今漳州芗城区天宝镇附近)则主要是土楼。

结合漳浦及诏安土堡的分布状况可推断,凡沿海地区均为土堡,而沿九龙江者为土楼,其分界刚好为九龙江干流及西溪一线。而在各都唯一同时存在土楼和土堡型式的仅一二三都,她刚好处于九龙江出海口北岸,兼具沿江和沿海的地理区位。那么这或许刚好是追溯土楼渊源的一个节点。

明成化《八闽通志》记载,漳州八个巡检司如下(可以理解为截止成化年间,漳州尚存规整的巡检司格局者仅剩八个):

濠门巡检司:城在府城东一二三都,周围一百五十丈六尺,城北辟一门,建楼其上。

青山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十五都浦头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洪淡巡检司:城在百社。周围一百一十丈,阔八尺,高一丈五尺,东西辟二门。

金石巡检司:城在山东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东沉赤山巡检司:城在上西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后葛巡检司:城在漳浦县东南九都大洋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井尾巡检司:城在井尾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南辟三门。

岛尾巡检司:城在岛尾社。周围一百一十五丈,阔九尺,高一丈五尺,东西辟二门。

细心的看官或许已经发现,在以上八个巡检司城的描述中,有一个巡检司特别与众不同,她的城门最少,周长最长,最关键的是她的建造格局明显不同,墙上建有楼,这就是位于龙溪县一二三都的濠门巡检司,从描述看,濠门巡检司已然是今日土楼的形貌,换算成今日长度的单位,则其周长达470米,比现存最大的土楼二宜楼(华安县,乾隆年间建)还大一倍。

15世纪末期至17世纪中期,在漳州有一处港口取代泉州港成为远东第一港,这便是月港,当时月港周遭“海舶鳞集、商贾咸聚”、“农贸杂半、走洋如市、朝夕皆海、酬醉皆夷产”,一派繁荣的景象。而在月港对岸的海沧港则作为商贸的中转站亦承担税收和治安的作用,濠门巡检司便设在海沧的南侧,紧靠着月港、海沧港所在的圭海,为周遭海域的治安担当。在这种贸易的带动下,漳州府,特别是龙溪县各地商户民众便经常往来海沧、月港之间,他们或许已经把濠门巡检司城的构造了然于胸,当确实有需要时便予以借鉴和发挥。

如乾隆《海澄县志》记载:“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春三月,倭寇猝犯长屿堡,时堡初筑,守备方锐,不能入,时为参将戚继光大破之。”明代漳浦人林偕春的《兵防总论》写到:“方倭奴初至时,夹浙直之余威,恣焚戮之荼毒。于时村落楼寨,望风委弃,而埔尾独以蕞尔之土堡,抗方张之丑虏。贼虽屯聚近郊,迭攻累日,竟不能下而去……自是而后,民乃知城堡之足恃,凡数十家聚为一堡,砦垒相望,雉堞相连。每一警报,辄鼓铎喧闻,刁斗不绝。贼虽拥数万众,屡过其地,竟不敢仰一堡而攻,则土堡足恃之明效也。”

明隆庆以后,倭寇已绝,沿海土楼、土堡不再受到青睐,而山区因受到山贼、饶贼等小股势力侵扰,仍然借鉴土楼的防御效果不断扩展(九龙江上游,与龙溪往来紧密,特别是当时龙岩、漳平仍属漳州府管辖,永定刚好三面被闽南人属包围,影响颇深)。

土楼的发源,并无绝对,只是在漳州的发展最有延续,规模最为宏大,并得以保留至今。

福建土楼的发展大概经历六个阶段:

  1. 明洪武二十年为抵抗倭寇侵扰,福建沿海建置相当数量的水寨、卫所和巡检司,为当地引入城墙的概念。

  2. 因应福建西南及广东东北地区山贼、海贼出没,民间有力者仿效卫所格局,奏请自建土城自保,效果良好。

  3. 随着倭寇入侵频繁,民间三两之家以土城及巡检司为模板,纷纷建筑小规模的土堡、土围、土楼,防御效果得到官府的肯定,并被迅速普及推广。

  4. 因龙溪和漳浦两处巡检司的构造不同,龙溪县九龙江北岸各地以濠门巡检司为蓝图主要建造土楼。

  5. 明隆庆以后,倭寇已绝,沿海土楼、土堡不再受到青睐,而山区因受到山贼、饶贼等小股势力侵扰,仍然借鉴土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