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困境:AI机器人与人工失衡

在信息爆发的时代,寻找客服解决问题已成常见需求。不少网友抱怨,如今想找到真人客服,简直比登月还难。

原因在于AI机器人客服的普及。其特点鲜明:反应灵敏,24小时在线,成本低廉。其劣势也十分明显:“鸡同鸭讲”、”答非所问”、”浪费时间”等问题被频频吐槽。

电商平台、网站、打车软件等各行各业都广泛使用AI客服。其背后,是人工客服的缺失。用户遇到问题,只能先与AI客服周旋,要么得到一堆相关答案,要么被迫听完冗长的语音播报。如果问题不在其中,AI客服往往束手无策,陷入无休止的循环。这使得不少消费者沟通受阻,体验不佳。

AI客服:智与障的博弈

双11售后潮来临,部分网友吐槽电商平台AI客服”话都听不懂,回答模棱两可”。更甚者,还有网友发现,某些平台的AI客服冒充人工客服,”敷衍了事,毫无共情能力”。

除了电商,部分网站、打车、快递行业的客服也广泛使用AI。有网友称,给苹果客服打电话,被迫听了一首歌才接通人工;极兔速递的AI客服也让人感觉”弱智”。更有甚者,连推销电话都使用了AI机器人,声音逼真,但问答时却陷入僵局。

用户呼声:人工客服回归

中新经纬近期咨询了几家电商平台客服发现,热门店铺使用AI客服十分普遍。对于大众问题,AI客服的回答较为准确。但一旦问题超出设定范围,AI便会陷入”答非所问”或转为人工。人工客服也无法避免使用AI,增加用户沟通成本。

社交平台客服同样”稀里糊涂”。据木女士反映,她曾因问题咨询客服,却遭到AI客服长达14条信息的”轰炸”,”各种问题都提到了,却没有一个能解决我的需求”。人工客服更是无法联系。

在投诉平台上,AI客服和客服机器人等相关投诉已近10万条,其中大部分在反映”无法沟通”、”冒充人工客服”等问题。有网友称,拨打45家客服电话,转接人工平均耗时94秒,最长等待时间竟达380秒。

AI客服之困:成本与效率的博弈

随着AI技术的进步,智能客服行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不少企业推广AI客服,旨在降低成本,提升服务效率。AI客服的实际表现却参差不齐,既有优也有劣。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表示,企业推广智能客服是为了减少成本,适当使用可以提升效率。但智能客服程序繁琐,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关键在于保留人工客服,供消费者自主选择

中国互联网协会法工委副秘书长胡钢也认为,智能客服成本低,能7×24小时在线,但售后质量可能不达标。智能客服解决问题的程度有限,距离真正智能尚有差距,循环重复、缺乏互动性是主要痛点。

未来展望:AI客服能否取代人工?

《2023中国智能客服市场报告》显示,现有智能客服问题解决程度有限,受认可度略低于人工客服,距离真正智能仍有较大差距。

胡钢认为,AI客服很难做到完全替代人工,因为客服不仅要提供信息,还要平复消费者情绪,这是AI难以做到的。

陈音江同样认同,AI 客服不大可能完全取代人工客服。他提议相关企业尽可能采用「人工 + 智能」客服系统,对于某些例行的咨询问题,可以通过智能回复解决。而对于诸如消费者投诉等需要紧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涉及消费者人身或财产安全的问题,则应该优先通过人工客服渠道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