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先来探讨答案,然后再深入分析。
“三更半夜”这个成语实际上是由两个近义词重复组成的,换句话说,三更和半夜描述的是同一种时段。如果精准到小时的话,古代的“三更”对应着现在的北京时间晚上11点到凌晨1点这两个小时。
要理解三更的由来,我们需要从古代独一无二的时间划分方式——十二时辰说起。
对于喜欢古装剧的朋友来说,“时辰”并不陌生,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按照顺序,十二时辰由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其与具体时间的关系如下:
子 23:00—1:00 夜半,又名子夜、中夜
丑 1:00—3:00 鸡鸣,又名荒鸡
寅 3:00—5:00 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
卯 5:00—7:00 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
辰 7:00—9:00 食时,又名早食
巳 9:00—11:00 隅中,又名日禺
午 11:00—13:00 日中,又名日正、中午
未 13:00—15:00 日昳,又名日跌、日央
申 15:00—17:00 哺时,又名日铺、夕食
酉 17:00—19:00 日入,又名日落、日沉
戌 19:00—21:00 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
亥 21:00—23:00 人定,又名定昏
在十二时辰的基础上,古人又将每个夜晚划分为五个“更”,每个“更”同样是两个小时。每个更还有不同的打更方式,具体如下:
【黄昏】(戌)一更一鼓 甲夜
19—21点 一慢一快,连打三次
【人定】(亥)二更二鼓 乙夜
21—23点 打一下又一下,连打多次
【夜半】(子)三更三鼓 丙夜
23—1点 一慢两快
【鸡鸣】(丑)四更四鼓 丁夜
1—3点 一慢三快
【平旦】(寅)五更五鼓 戊夜
3—5点 一慢四快
我们在古装剧中常常听到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就是古人晚上打更的声音。由于打更需要彻夜不眠,所以古代人一般不愿从事这项工作,通常是由社会地位低下、生计难以维持的人或罪犯等身份来担任。
回到“三更半夜”这个成语,它正式出现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应当是在宋代。
这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唐代以前,朝廷都执行严格的宵禁制度,到了规定的时间后就不允许人们出门。三国时期的曹操还曾因一位权臣的亲戚违反宵禁制度而狠狠地打了对方一顿。

在苏东坡叱咤风云的宋代,国民的生活迎来了繁荣昌盛的春天。尽管军事屡战屡败,百姓的幸福指数却居高不下。

在此基础上,当局开明地放宽宵禁,允许市民尽兴畅游,如此宽松的环境造就了丰富多彩的夜生活与消遣方式。

这种热衷于纵情享乐的生活方式为“三更半夜”这一表示深夜时分的说法提供了温床。

特别挑选几首蕴含“三更”字眼的诗词,与大家共赏!

三更夜半悬灯读书,应验了学子勤奋刻苦。

朔风劲吹涤荡三更雪,残魂犹留恋桃花月。

三更夜色中,月影照亮庭院梨花雪,梨花在月色中格外妖娆凄婉,引得杜鹃啼声悲怆。

梧桐叶上淅沥落雨三更,扰乱了我沉睡的梦境。

踏上小阁楼尽情领略新晴的景象,回想起古往今来的沧桑变幻,水边传来的渔歌响起三更。

昨夜凄惨的蟋蟀鸣叫不休,梦回故里已是三更。

寒雪凝结在窗前如冷画一般,梅花的清香在三更时分随着笛声幽幽传来,在寂寥的月色中更显清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