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两场耐人寻味的对话,令人感慨良多——

某日,与友人交流后,不禁心有所感:

不知从何起,我竟被人称为“文化人”?更不知从何起,“文化人”竟带有些“刺耳与戏谑”之意?

平心而论,年少时我从未想过成为“文化人”。我并非“z世代”,但读书兴趣也不算浓厚,只是凭着小聪明和运气,勉强能取得尚可的成绩。随着年龄渐长,我对写作产生了兴趣,但只是模仿小说,随意挥洒文笔罢了。

初入职场后,读书虽有所增多,但本质上是“为人之学”:为了显现“博闻广识”,为了得到“夸赞”,为了“更快进步”。这一阶段读的书大多属于“社会学”范畴,诸如《二号首长》、《中国式秘书》、《官场笔记》等系列作品。读完之后,自觉“提升颇多”,但后来却愈发后悔。因为“脑子乱了”,看事愈发复杂,好像“领导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都有深意”,生怕错失机会。

如今思来,问题并非出在那些作品上,而是当时的动机出了差错。我们获取的知识,只是我们想要获取的。正如《道德经》所言:“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随着阅历的增长和媒体经历,我接触到了各行各业的精英人物,顿感“不会说话了”。因为与他们不在同一个思想层面,一开口就露怯,怎敢妄言?

于是,我又开启了一段忘我修行。记得那段时光,下班回家吃完饭后,便钻进书房奋发。那时读的大都是《资本论》等大部头著作,以及哲学、政治等相关作品。渐渐地,我也能“出口成章,高谈阔论”了。虽然深聊时仍会“露馅”,但浅尝辄止还是能唬人的。

后来,茫然于前路,决定从先贤经典中寻找答案。遂用三个月时间专心攻读儒、释、道,兼及马列主义、历史、各大心理学流派等典籍。读书期间,可谓博览群书,但读完后却脑子一片混乱。因为内容实在太过驳杂,且各家理论有时还相互抵牾。

再后来,2020年疫情居家,我又深度研读了《中国文化课》、《鬼谷子》、《曾国藩传》等著作。我还给自己定下了规矩:每天背诵两首诗词。起初选的诗词较浅,后来读到《蜀道难》时,就有些吃力了。虽然勉强背诵,但很快就模糊,这才发现“童子功”的弥足珍贵。

时至今日,读书早已成为一种习惯。没有目的,只是随心所欲地翻阅。读到好书便爱不释手,但所得却越来越少,因为我读的大多是形而上的作品。

回顾这一路走来,我恍然发觉问题的所在。实话实说,若用我从前的眼光来看今天的我,大概会评价:这小子读书读迂了。我自己也后悔当初读了那些书,渐渐变成了“书呆子”。

深究这种“巨变”的缘由时,我发现自己当初的“霸气”,源自“无知无畏,纯粹的功利主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读过一些经典后,我突然意识到“天道轮回,欠下的终归要还”,便不敢再那么肆意妄为了。

说老实话,我也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因为纵观历史,“文化”似乎导致了中华文明最后被列强轮番蹂躏。正如《遥远的救世主》中的观点——现实也在不断提醒我,确实有因果规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我觉得自己现在处于“最尴尬的阶段”,既“一瓶子不满”,又“半瓶子逛荡”,也就是“读书不多不少,中不溜”的阶段。既然退不回去,那就只能硬着头皮继续啃下去,期望早日一通百通。

我不禁思索——当在一个国家中,“文化人”成为一种“中性甚至是贬义”的存在时,或许最大的危机与隐患已然萌芽,值得警惕。

望有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