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谢枋得编撰《重订千家诗》时,从旧籍中收录了一首署名杜牧的《清明》。该诗即今人熟知的清明诗,全诗如下: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自问世以来,围绕此诗,一直存在诸多质疑,诸如“其作者究竟是否为杜牧”、“‘欲断魂’之含义”以及“‘杏花村’究竟所指何方”等,故千百年来,争议不断。

我们探究引发争议的第一个问题——《清明》是否出自杜牧之手。杜牧,晚唐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在七绝创作上颇具造诣。

《唐诗三百首》共选录杜牧七绝9首,数量居本书作者之首。这9首诗中,无一首题为《清明》。

如今,《清明》在民间广为流传,家喻户晓。每逢清明节,稚童亦能背诵全文。此诗艺术水平不高,令人生疑。

最早对该诗提出质疑的是明代著名诗评家谢榛。他在《四溟诗话》中指出,《清明》一诗“宛然入画,但气格不高”。

我们都知道,诗在于“言志”。杜牧一生创作了大量七绝佳作,如《泊秦淮》《赤壁》及《遣怀》等名篇。

这些作品或忧国忧民、或凭吊古迹、或感叹岁月流逝。即使像《赠人二首》这类诗作,也以其别致构思、富丽文采令人叫绝。

但《清明》一诗,却显冗赘拖沓。学者们认为其中有以下问题:

其一,标题为《清明》,首句又重复“清明”二字。古人追求言简意赅,七绝全诗仅28字。为何要浪费两个字重复题中已知?

其二,第二句既已提及“行人”,何必多此一举,再强调“路上”?我们可以借鉴贾岛《寻隐者不遇》作例理解:诗中云: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首句只说“问童子”,并未言明问话内容。因为第二句“言师采药去”已交代求问内容。

这种艺术手法在汉语修辞中称作“蒙后省”,即后句已提及内容,前句可省。前后句有相同内容,经验丰富的诗人都会避免重复。

何况《清明》中“路上”、“行人”同处第二句,更应避免“犯复”。况且以杜牧的诗文造诣,会犯如此低级错误吗?

谢榛认为《清明》“气格”不高。所谓“气格”指的是艺术作品的独特风格和作者的思想境界。

《清明》一开始就描写雨景,接着写诗人羁旅独行、意志消沉,最后为“借酒浇愁”寻觅杏花村。

全诗不见作者高远志向,在愁情的抒写上也无新意。谢榛等诗评家甚至亲自对《清明》进行了改编,改本全诗如下:

时节雨纷纷,行人欲断魂。

酒家何处是,江上杏花村。

此改编试图通过引入“江景”提升全诗意境,但效果不佳。于是,谢榛又将后两句改为“日斜人策马,酒肆杏花西”。

谢榛等人的改动破坏了原诗的清淡诗风,上下联也显得生硬。

虽然谢榛的改编未获认同,但他对《清明》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此后,学者们进一步考证该诗的出处,发现谢枋得不慎抄录。

原来,谢枋得在编撰《千家诗》时,这首《清明》是从一位南宋福建书商的书籍中抄录而来。这首诗也不是那位书商所作,而是他从一本名为《锦绣万花谷》的书中抄录而来,原诗既无标题,亦无作者署名。

这首诗的来源存在争议,首先是作者身份扑朔迷离。为了出版一本名为《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的书,一个福建书商将这首诗冠以刘克庄之名,并讹传为杜牧所作。

诗中“欲断魂”一词的解析也引发争议。现代人认为此节表达了诗人因在清明节无法返乡扫墓而生的极端悲痛情绪,但近代学者指出:唐代清明节没有扫墓习俗。

唐代清明节与寒食节合并,是国家组织庆祝的节日。唐高宗和唐玄宗曾多次颁布禁令,禁止在清明节扫墓,以示对祖先的尊重。尽管禁令不能完全阻止扫墓行为,但《唐会要》记载,唐代朝廷为了禁止清明节扫墓,还采取了严厉的行政处罚。作为朝廷官员的杜牧不可能违法扫墓。

基于此,有学者另辟蹊径,认为诗中“欲断魂”并非表达对无法返乡扫墓的悲痛,而是诗人想喝名为“断魂”的酒。

诗中提到的“杏花村”也存在争议。有人认为位于山西,也有人认为位于安徽。由于“杏花村”的名气与商业利益密切相关,历代出现过不少“造假景”、“酿假酒”的现象,这也是争论不休的原因之一。

这些争论无法掩盖《清明》存在的缺陷。此诗风格与杜牧的风格迥异,且存在“犯复”问题,文辞粗糙随意。此诗原本没有标题,是后人所加,这也导致了诗中内容的理解偏差。

以上种种原因,使得《清明》的作者、诗中内容的解析以及诗中提到的地名都成为争论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