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大会上,有激动人心的赛马、摔跤,令人惊叹的射箭,有激烈的棋艺,还有精彩的歌舞表演。大会召开之前,不分男女老少都纷纷乘坐车辆或骑马,穿着盛装前往参加比赛或参观。这一大会还兼具农牧物资交易会的性质,除工业和农副产品外,还提供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美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制制品、奶酪、奶干、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等。

马奶节

金秋八月,草原迎来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牧草丰茂,牛羊肥壮。每年的农历八月末,蒙古族会举行一年一度、为期一天的马奶节。这是一项蒙古族的传统节日,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地区尤为盛行。在这个收获的季节,牧民们以洁白的马奶命名这一节日,祈求健康、幸福、吉祥,人畜兴旺。为了庆祝丰收和相互祝福,除了准备充足的马奶酒外,还以“手扒肉”招待宾客,并举办赛马活动、邀请民间歌手演唱祝词、向老蒙医致敬等活动。

燃灯节

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入夜后,家家户户点燃酥油灯以示庆祝。现如今,今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额敏县的大多数蒙古族不再过燃灯节。乌苏市的蒙古族会在燃灯节这一天不点灯,而是以各种娱乐形式替代。燃灯节常见的娱乐活动包括赛马、赛骆驼、摔跤、射箭、拔河、民间歌手弹唱、马头琴演奏《江格尔》、民间舞蹈等。土尔扈特蒙古族的舞蹈形式有群舞、独舞、男女对舞,还包括伴随歌曲的舞蹈。这些舞蹈动作飘逸豪放,展现了草原民族独有的特色。

旧历年节

古代蒙古人将农历春节称为”希恩吉尔”,意为新年。也有人称其为”白月”或”白节”,此称呼与奶食洁白的特点相关。关于蒙古族春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是根据《黑白算答问》一书所述:”成吉思汗于公元1227年,攻破西夏国都,盛宴庆功,并将此日期定为蒙历岁首,此即称为星宿月”。星宿月是农历12月16日到1月15日,与农历相差一个月。而鄂尔多斯地区流传的蒙古历,采用白月、五月、六月等序数记月。蒙古历的岁首应该是农历四月。

历史记载表明,自元朝起,蒙古族采用了汉族的历算法,蒙古族的白月与汉族的春节(农历正月)相符。这是蒙古族过春节的缘由。临近春节,无论是农区还是牧区,家家户户都会竖立起灯笼竿。大年三十那天,要打扫庭院,整理室内卫生。佛龛前要布置一个小小的祭坛,将煮熟的整块羊肉放置在祭坛上,并摆上乳制品和面食果品。除夕之夜,要举行祭祖仪式。过去,祭祖仪式后,还要进行锻铁活动。

近年来,虽然蒙古族的春节习俗与汉族基本一致,并且吸收了汉族的某些习俗,例如吃饺子、放鞭炮等,但依然保留了许多蒙古族的传统习俗,例如除夕吃”手把肉”,以示阖家团圆。

大年初一,全家老小要穿上节日盛装,齐聚一堂,互相拜年祝贺。首先由年龄最小的家族成员向长辈拜年,依次进行:晚辈叩头,平辈问安;同时敬献香烟、敬酒、赠送哈达。长者受礼后,会向晚辈表达祝福。祝福完成后,要给孩子们一些礼物和”压岁钱”。天一亮,亲朋好友之间就开始互相拜年。路途远的会骑马或驾车前来拜年。叩节、拜年的习俗一般在正月十五前后结束。

在偏远农牧区,正月十六清晨,太阳尚未升起之时,常有几个好友互相”哈巴德”涂黑脸的习俗。即趁对方熟睡后,偷偷在其额头上抹黑,涂抹物多为锅底灰。

祭火

又称拜火节。它起源于古代蒙古族对火的崇拜。 祭火的仪式在农历12月23日晚间举行。祭火的习俗是蒙古族由来已久的传统,是农历年节的序曲。祭火开始前,全家人都聚集在庭院中(有的在火塘前或灶前),由家庭长者(主祭人)摆上祭品焚香。然后点燃一捆柴草,将黄油、白酒、肉(牛肉或羊肉)等祭品投入火堆,在长者的带领下,全家人都向火堆叩头。主祭人还会进行祷告,祈求火神庇佑,去除不吉之物,保佑来年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吉祥幸福。在蒙古族人的眼中,火是神圣的。祭火具有祭祀祖先的寓意,举行婚庆大事或新年都会祭火。

祭敖包

祭敖包也是重要的节日活动。每年的此日,牧民们都会结伴前往敖包处祭祀。他们在敖包上放置佛像,竖立经幡,并将牛、羊肉、奶食品等供奉在敖包前。随后,喇嘛们会焚香燃灯,诵经

草原盛典,缘定良辰

探寻民族风情,唯此良机

草原之上,恭候您的到来

来源:综合整理自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地名中国微信公众号、蒙古圈 图片来源:网络

编辑:杨文娟

校对:马骏驰

转载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