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为了建立良好的关系网,提升个人魅力,有些人会选择“溜须拍马”。

拍马屁需要讲究技巧,如果分寸拿捏不好,很容易适得其反,甚至引起反感。

以下是一些拍马屁未遂的典型案例:

曾经有一位高级领导视察基层时,当时的宣传报道中使用了一段话:领导不辞辛劳亲自视察指导工作,市领导XXX亲自陪同……

后来,对文案进行审核时,领导对此感到非常愤怒,批评道:这些工作都是职责范围内的事,用“亲自”来形容是否是在讽刺?这不是溜须拍马,这是“拍马蹄子”!

刘主任讲述了一个故事,他的单位新来了一名年轻同事,擅自用办公室的抹布为他洗车,但由于抹布过于粗糙,在漆面上留下了一些细小的划痕。

《红楼梦》中,王熙凤有一句经典的赞美: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她巧妙地夸奖了王熙凤、邢夫人、王夫人和元春四姐妹,间接地体现了贾母的教育之功。

有些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试图运用这种“曲线拍马”。

有一次,某位领导在朋友圈发布这样一条祝贺:恭喜XXX考上了某重点大学!你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

随后,很多人都在评论区留言称赞,其中有一个人评论道:领导,这么优秀,一定是您的儿子了。

但实际上,这位领导的儿子当年高考并未考好,这条朋友圈晒的是侄儿子的大学录取通知书。

某次工作总结会议结束后,领导和大家一起乘坐电梯,A君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便对领导说道:局长,您刚才的讲话精彩极了……

领导兴致勃勃地问道:说说看,哪里讲得好?

A君滔滔不绝地赞扬领导的讲话,赞扬他总结客观务实,部署高屋建瓴,这让大家受益匪浅。

这时,领导拍了拍A君的肩膀:下午还有一场会议。

可能是受到了A君的鼓舞,领导在下午的会议上发挥了近两个小时。而A君因有事外出,直到会议结束才赶来参加。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80″ img_width=”159″ mime_type=”image/jp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d624ae90efda4da09770fd00bdf577ff~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

单位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演讲比赛,高层领导悉数到场,小王担任组织者。

活动结束后,分管领导对小王赞不绝口:“小王,活动组织得很有条理,环节紧凑。”

一般情况下,回答“谢谢领导夸奖,我会继续努力的”即可。

哪知小王却想拍拍领导马屁,回了句:“谢谢领导夸奖,在您面前我就班门弄斧了,您才是真正的专家,我需要多多向您学习。您不仅主持才能出众,还需要文采斐然,在文体活动中也是游刃有余,简直是文可安邦,武可定国啊!”

这番话让分管领导不知所措,十分被动。因为,现场还有上级领导、其他分管领导,小王把分管领导夸得如此之高,相当于贬低了其他领导。

马屁要慎拍。以上行为,不知你是否遇到、听到或经历过?其实,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拍到马蹄子上,既是技术问题,也是态度问题。

要想避免“马失前蹄”,就要端正态度,在夸奖别人之前,仔细考虑、深入探究面对的是什么人?面对的是什么场合和环境?你前期掌握了哪些信息?该如何组织语言?哪些能说哪些不能说?

拍马屁要有原则,不要流于庸俗,不要阿谀奉承,点头哈腰,更不要成为“马屁精”。在职场中,为了赢得好感,拉近关系,有些人总是喜欢“拍马屁”。

拍马屁拍得好,能拍到点子上,拍到人家心坎上,被赞扬者心情愉悦,旁听者认为有理有据、暗自佩服、自愧不如。

但如果不掌握分寸,很容易弄巧成拙,拍到马蹄子上,甚至还会得罪人。

今天就来说一说那些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的事:

这是多年前发生的事情。

某上级大领导来基层单位视察,体验基层工作。

当天上午,迎接视察结束后,单位计划组织宣传。

某同事为了表达“上级领导不辞辛苦亲自视察指导”“单位领导非常重视”等意思,在信息宣传稿件中出现了这样的语言:某某上级领导不辞辛苦亲自来到XX县、视察指导工作,市领导XXX亲自陪同……

后来,在审稿环节,单位领导非常生气,批评道:“这些都是职责范畴内的工作,用‘亲自’是讽刺人家吗?你拍马屁拍到了马蹄子上!”

刘主任前两天跟我分享了一件事,说他单位一个新进来的小伙子,用抹布帮他把车洗了。

事情是这样的:刘主任买了一辆新车,黑色车漆、流行款式,他非常爱惜,下雨怕淋着,天晴怕晒到。

看到领导这么爱车,为了表现自己的“眼力见儿”,那个年轻人偷偷用办公室的抹布帮他擦车去了,因为抹布粗糙,再加上车上留有细沙颗粒物,最后还在漆面上留下了小划痕……

《红楼梦》中,王熙凤见到林黛玉,是这样说的:“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她这一句话,夸了林黛玉、邢夫人、王夫人和元春四姐妹,实际上是变相地大夸贾母调教有方。

生活中有些人,也学习这种间接夸奖、变相夸奖的手法。

有一次,某领导发了一条朋友圈,内容是这样的:祝贺XXX考上了某重点大学!你是我们全家人的骄傲。

很快,下面出现了很多评论。其中一条是这样的:“XX领导,这么优秀,一定是您儿子了吧。”

事实上,他儿子那年高考没考好,领导晒的是他侄儿子的高考录取通知书。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80″ img_width=”159″ mime_type=”image/jpg”

某企业举办一场盛大的演讲比赛,汇聚了各个层级的领导。比赛安排有条不紊,环节衔接紧密,小王作为组织者表现出色。

活动结束后,负责该项目的领导对小王表示嘉奖:“小王,本次活动的组织工作做得相当出色!”

面对领导的赞誉,小王应当适时表示:“感谢您的认可,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升。”

小王却另辟蹊径,企图恭维领导,脱口而出:“感谢领导的赞扬,您的组织能力才是首屈一指。您不仅主持能力卓越,文笔也十分出色,更精通各种文体活动的策划和举办,可谓是文武兼备,令人敬佩不已!”

此番言语不禁让负责领导面露难色,其他高层领导也在场,小王的过度夸赞让他倍感尴尬和被动。

由此可见,拍马屁需谨慎。类似的情形并不少见。拍马失败的原因在于对情况缺乏正确判断,以及心态不够端正。

为了避免“马失前蹄”,必须明确以下几点:在表达赞美之前,对对象、场合和掌握的信息进行深入考量,妥善斟酌语言,把握分寸。切勿盲目捧高,不要陷入庸俗和阿谀奉承,更不可沦为“马屁精”。

我是@老秘书laoms,公务员中的“资深笔杆子”,熟稔官场规则。凡购买我专栏的读者,可私信我“你好”,即可获得《体制内生存与晋升》课程作为见面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