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軌道定律)

每個行星在圍繞太陽旋轉時,其軌道呈橢圓形,太陽位於橢圓的其中一側焦點處。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

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太陽與行星之間連線所形成的扇形面積相等。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

各行星圍繞太陽公轉的橢圓軌道半長軸的立方,與其公轉周期的平方成正比。可用公式表示為:`a^3T^2 = k`

約翰尼斯·開普勒(1571-1630 年)是傑出的德國天文學家。他發現了行星運動的三大定律:軌道定律、面積定律,和周期定律。這些定律最終使他贏得了「天空立法者」的美譽,並為哥白尼的日心說提供了最可靠的證據。開普勒在光學和數學領域也做出了重要貢獻。他也是現代實驗光學的奠基人。

開普勒仔細研究了他導師第谷多年來對行星進行的仔細觀測記錄。第谷是望遠鏡發明以前的最後一位偉大的天文學家。開普勒認為,透過仔細的數學分析第谷的記錄,就可以確定哥白尼的日心說、托勒密的地心說,和第谷提出的軌道學說中,哪一個才是最正確的。

當時無論是地心說還是日心說,都認為行星的運行是均速圓周運動。但開普勒發現,對於火星的軌道來說,按照哥白尼、托勒密和第谷提出的三種不同方法,即使經過多年的苦思冥想和煞費苦心的數學計算,其結果都與第谷的實際觀測不符。他放棄了火星作均速圓周運動的觀念,並嘗試用其他幾何圖形來解釋。

1609 年,他發現橢圓形完全符合要求,能做出同樣準確的解釋。最終,開普勒認識到了問題所在:他與第谷、哥白尼以及所有的經典天文學家一樣,都假設行星軌道是由圓或複合圓組成的,但實際上行星軌道並非圓形,而是橢圓形的。開普勒得出了「開普勒第一定律(軌道定律)」:火星沿橢圓軌道繞太陽運行,太陽位於兩側焦點之一的位置。

發現行星沿橢圓軌道運行,需要破除傳統觀念的智慧和毅力。此前所有的天文學家,包括哥白尼和伽利略在內,都堅持天體是完美,圓是完美形狀,一切天體運動都是圓周運動的成見。第谷的精確觀測加上開普勒的努力,終於將日心說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接著,開普勒又發現火星的運行速度並非均速,當它距離太陽較近時,運動得較快(近日點),距離太陽較遠時,運動得較慢(遠日點)。但從任一點開始,向徑(太陽中心到行星中心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間隔內所掃過的扇形面積相等。這就是「開普勒第二定律(面積定律)」。

這兩條定律發表在 1609 年出版的《新天文學》(又名《論火星的運動》)一書中。該書還指出,這兩條定律同樣適用於其他行星和月球的運動。

「開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的發現更為艱難。開普勒克服了工作環境的不利與長年的身心疲憊,經過長期繁雜的計算和無數次的失敗,終於創立了行星運動的第三條定律(周期定律):行星繞太陽公轉運動的周期的平方,與其橢圓軌道的半長軸的立方成正比。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 1619 年出版的《宇宙諧和論》一書中。

開普勒自幼天資聰穎,學業成績優異,還是個充滿幻想與激情的人。1600 年,他出版了《夢游》一書,這是一部探討人類與月球人交往的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