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未来的发展密码,“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无疑是当下最热衷探讨的关键词。继十九届五中全会后,1月11日又迎来了对这三个“新”的权威阐述,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围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发表了重要讲话。其中,习近平将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升到了至关重要的战略高度加以阐释,指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发展理念是否正确,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的社会经济发展之所以取得各项历史性成就,正是因为新发展理念发挥了关键作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习近平再次强调,“全党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并做了深刻阐释。

  坚持以人为本。习近平指出,“一是从根本宗旨把握新发展理念。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既是我们党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新发展理念的“根”与“魂”。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形成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要统筹考虑需求与可能,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有条不紊地解决地区、城乡、收入等方面的差距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这一信念从未改变。纵览13个五年规划历程,从让人民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迈向小康社会,充分展现了我国发展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显著优势。展望未来,“人民”一词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再次成为出现46次的高频词,依然印证着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显著的实质性进展”成为新阶段的重要目标,这正是新发展理念始终坚持的核心表述。

  坚持问题导向。习近平指出,“二是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我国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根据新发展阶段的新要求,坚持问题导向,更加精准地贯彻新发展理念,举措要更加精准务实,切实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贯彻新发展理念关键在于“用”,在于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如创新能力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生态环保任重道远,国际环境日益复杂,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等。新发展理念这一“以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重点针对如何转换发展动力、化解发展矛盾、维护发展环境、拓展发展格局、分配发展成果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思路。正如习近平在2016年1月30日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的,“新发展理念就是指挥棒、红绿灯。”面对新阶段的突出问题和挑战,新发展理念做出了科学战略指引;站在百年变局的十字路口,新发展理念更是提供了崭新的边界线、信号灯,为社会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坚持居安思危。习近平指出,“三是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必须强化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始终做好应对更加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要坚持政治安全、人民安全、国家利益至上的有机统一,既敢于斗争,也要善于斗争,全面做强自身。”忧患意识、底线思维,简而言之就是“从坏处着眼、向最好处努力”,在形势大好的时候,居安思危、未雨绸缪,“不立危墙之下”;在局面被动的时候,守住底线、无惧挑战,“丢掉幻想,准备斗争!”2020年一场全球性疫情让各国遭遇“黑天鹅”事件,但早在2017年习近平就为国际卫生安全敲响过警钟,他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曾说,“禽流感、埃博拉、寨卡等疫情不断给国际卫生安全敲响警钟。世界卫生组织要发挥引领作用,加强疫情监测、信息沟通、经验交流、技术分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与各国战疫的方寸大乱形成鲜明对比。今天,我们在感叹习近平远见卓识的也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只有居安思危才有条件全面做强自身,只有全面做强自身才有实力化险为夷,这是一个辩证的道理。

  作为一个系统性的理论体系,新发展理念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标、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阐明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政治立场、价值导向、发展模式、发展道路等重大政治问题,凝聚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智慧。思路已经明确,蓝图也已描绘,接下来就看各级领导干部如何行动,这才是理念落实的关键。(文/学习大军,2021年1月17日)微信公众号:学习大军 微信ID:xuexidaju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