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起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自远古时代起,人们便认识到天文星象,并将其与地理区域对应。据史料记载,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星象的了解加深和纺织技术的产生,出现了牵牛星和织女星的相关记载。

关于牛郎织女的神话在中国可谓妇孺皆知。相传,古代有一位父母双亡的小伙子,常受兄嫂冷眼相待,每日与一头老牛为伴,因此被称为“牛郎”。

一日,老牛对小伙子说道:“仙女们每年都会在银河附近沐浴嬉戏,牛郎若能在此时偷走仙女的衣物,然后做好事归还,仙女感动之下定会嫁给牛郎为妻。”

牛郎如法照办,果真得到织女为妻。二人过上了男耕女织的幸福生活。当老牛临终前,它嘱咐牛郎:“我死后一定要把我的皮剥下来,今后遇到危难就把牛皮披上。”牛郎忍住悲伤,剥下了牛皮并厚葬了老牛。

不久,织女下凡嫁给牛郎一事被天帝得知,派仙神下凡捉拿织女回宫。牛郎见织女被带走,想起老牛的临终遗嘱,连忙披上牛皮飞上天去追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银簪在银河划出一道缺口,将牛郎阻拦在岸边。

自此,牛郎和织女只能隔河相望。时日渐久,天帝受感动,允许二人每年七月七日相见一次。每逢七月七,天下的喜鹊都会飞临银河,搭起鹊桥帮助牛郎织女团聚。为此,人们将七月七日定为“七夕节”,纪念两人的爱情。

如今,许多人将七夕视为中国“情人节”,然而民俗学家齐守成却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中国确实有自己的情人节,但并非七夕,而是元宵节。将七夕作为中国的情人节是对这一节日的误读。”

齐守成指出,七夕节又被称为“乞巧节”,起源于汉朝。每逢七夕,人们都会将衣物书卷置于屋外晾晒防霉,并穿针引线修补衣物,向牛郎织女双星祈愿。如果一定要给七夕节起一个俗称,那不应该是“情人节”,而应当是“女儿节”。

齐守成解释道:“在古代七巧节中,未出阁的女孩都会在指尖绕上彩色丝线,向天上的星星祈祷让自己拥有巧手。七夕节是古代未婚女子的重要节日。

在我国东北地区,七巧节还流行着一种风俗,女孩们会将彩线穿针,与他人比试针线活的手艺。她们也会摆放贡品水果供奉给织女星,祈求像织女一样巧手灵心。”

《东莞县志》中也有记载:“七月七曝衣、书。其夜,女儿夜穿针、结彩,为乞巧会。”从齐守成的角度来看,现代人将七夕解读为“情人节”,还是源自文章开头所述的爱情神话。

那么,齐守成为何认为元宵节才是中国的“情人节”呢?

<img image_type=”1″ img_height=”629″ img_width=”850″ mime_type=”image/jpeg” src=”https://p3-sign.toutiaoimg.com/pgc-image/1539917451969bfd0c8083a~noop.image?_iz=58558&from=art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5584100&x-signature=jwaUHs7UYgW%2Fhw8MATAIXGKUhmo%3D” web_uri=”pgc-image/153

长期以来,对于中国传统情人节的认定,众说纷纭。有学者认为七夕节是情人节,也有学者认为元宵节才是真正的传统情人节。本文将从相关史料中探究中国传统情人节的真实面貌。

在古代,元宵节是重要的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习俗和文化内涵。其中,“走百病”和“闹花灯”等习俗,都与祈求姻缘有关。在《元宵诗》中,就有“元夜灯如昼,月色满城游,一年一度花灯会,少男少女如满楼”的描述,可见元宵节也是古代青年男女相会交友的良机。

相比之下,七夕节的起源则与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有关。虽然七夕节也与爱情有关,但其定位更多的是七夕乞巧和女子求子的节日。在《乞巧文》中,祈求的都是心灵手巧、子孙满堂之类的愿望,与情人节的主题有所差别。

从史料来分析,元宵节更符合传统中国情人节的内涵。齐守成教授也认为,之所以现代人将七夕当成情人节来过,主要有以下原因:

  • 商家的炒作。七夕节的商业化氛围浓厚,商家借机推出各种促销活动,营造出浪漫的节日气氛,从而刺激消费。
  • 文化断层。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节日文化逐渐淡化,年轻人对元宵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了解较少,更容易接受七夕节的商业化影响。

齐守成教授呼吁,媒体和社会各界应加大力度宣传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弘扬元宵节的文化底蕴,引导年轻人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他强调,七夕节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与情人节不同的独特文化价值,应以其本身的魅力吸引人们的关注,而非误解为中国传统情人节。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括丰富的节日文化。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祖先留下的宝贵遗产,不盲目追逐西方文化,也不误解曲解传统节日文化。只有弘扬传统,才能让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让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参考资料:

『《专家细说元宵节习俗来历》、《“乞巧节”传说》、《东莞县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