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逢佳节,称作端午,乃中华民族悠久传统节日之一。端午别称颇多,如端五、端阳、五日节、重五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等。

端午·渊源

纪念屈原

公元前278年,秦军破楚都。屈原悲痛欲绝,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而亡。楚人哀悼,纷纷投粽入江祭祀屈原,逐渐演化出端午龙舟竞渡、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安康

纪念伍子胥

伍子胥辅佐吴国伐楚,建议彻底消灭越国,但吴王夫差不听从。伍子胥临终嘱咐:“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观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遂自刎而亡。端午节因此也有纪念伍子胥之意。

端午安康

应节驱邪

先秦时期,五月被视为毒月,五日为恶日,传说此日妖邪猖獗。人们为驱避邪气,于端午插菖蒲、艾叶,焚烧苍术、白芷,饮用雄黄酒。

端午安康

端午·习俗

悬艾虎

古人视虎为神兽,相信其有避邪保佑之力。端午前夕,人们会以艾叶编制或剪彩为虎,佩于身侧,防范妖邪。

端午安康

画额头

端午节用雄黄酒在儿童额头上画“王”字,一取雄黄之毒驱蚊虫,二借虎威震慑邪祟(“王”似虎额纹,虎为兽中之王)。

端午安康

佩戴香囊

佩戴香囊颇有讲究。老年人注重养生,喜爱桃子、苹果等形状的,祈求平安健康;儿童喜爱飞禽走兽的香囊;年轻恋人则互赠精巧别致的香囊,以表心意。

端午安康

沐兰汤

《大戴礼》记载了端午节沐兰汤的习俗。所用之兰并非

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在节日来临之际,人们用菖蒲或镂或屑,制成蒲酒。”蒲酒芳香扑鼻,口感清爽,后来在酒中又加入雄黄、朱砂等药材,这一习俗流传甚广。

端午安康

艾草、菖蒲和蒜被誉为“端午三友”,亦称“三种武器”,古人认为它们可以驱蛇、虫、病菌,斩除妖魔。一些地区在端午节期间会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草、榕枝、菖蒲用红纸捆绑在一起,然后插或悬挂于门口。

端午安康

划龙舟时,常伴有助兴的龙船歌。比如湖北秭归的划龙船活动中有完整的唱腔,词曲融汇了当地民歌与号子,歌声雄壮美妙,扣人心弦,有着“举揖而相和之”的传统。

端午安康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是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的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早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最初用于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必备的节日食品。据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

端午安康

端午·谚语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丢。

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

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端午·诗词

《端午》

唐·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诗词赏析

《乙卯重五诗》

陆游

    山中端午景致好,石榴花儿已竞相绽。

    粽子包成两个髻,艾叶插在高高的冠上。

    传统习俗中收艾药,我这虚弱的身躯也点上朱砂。

    日落时我已完成祭祀,开怀畅饮,一笑而过。

《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欧阳修

    五月榴花娇艳盛开,绽放出耀眼的色彩。

    杨柳披着细雨低垂,显得格外沉重。

    五彩斑斓的丝线缠绕成粽子,呈上金盘盛放。

    生绢制的扇子上绘制着双凤,栩栩如生。

    适逢兰花盛开之际,菖蒲酒醇香美妙,共饮畅饮。

    小鸟在树叶里鸣叫,惊起沉睡中的我。

    朦胧之中,仿佛看到纱窗内破碎的美梦。

《六幺令·天中节》

苏轼

    手持虎符,佳节端午又来到。

    门前艾叶菖蒲一片青翠,湛蓝的天空下纸鸢翱翔。

    粽叶香气弥漫十里,对饮美酒,携樽共舞。

    龙舟竞渡,呐喊助威,人们在江边祭祀怀王,吟诵他的壮烈诗篇。

    感怀怀王昏庸糊涂,痛惜秦国吞并楚国。

    异乡游子流下涔涔热泪,鬓发不知何时已斑白。

    在新亭日夜对泣,泪水枯竭在陵阳这个地方。

    汨罗江畔,湘夫早已逝去,留下的只有万千断肠的诗句。